爱情的火焰被愚昧无情的扑灭。
第二年的春天,堂姐就远嫁河南。这样做是为了避免所谓的“丑闻”被男方家知道。
二哥也离开了村里,去了镇上的食品所,做了一名厨师。这是母亲担心二哥受不了打击,从此破罐子破摔,求了几次父亲,父亲才到镇上找了杨书记,好歹给二哥谋了个事。二哥可以不用天天呆在村里,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表面上看,似乎风平浪静了,然而,二哥心中再也燃不起爱的渴望。
堂姐出嫁后的八年时间,无论谁出面劝解,二哥就是不愿意再有娶妻生子的打算。
转眼之间,二哥已经27岁了。这样的年龄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绝对称得上是大龄剩男了。这可急坏了母亲,眼看着和二哥同龄的人,人家的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上小学了,二哥的婚事八字还没一撇。
从此,只要能有一点儿空,母亲就跑到镇上去对二哥苦口婆心地劝说。久而久之,二哥厌倦了母亲的唠叨,只好答应母亲愿意相亲。
二哥倒是愿意相亲了,可是,这么大的年龄,到哪里去能找到一个可以匹配的对象。
母亲真的是发愁!三媒六婆的不知道托了多少人,陪请了多少次饭,省下了多少个鸡蛋送人,结果还是没找到一个愿意嫁给二哥的女子。
“人的命天注定”,婚姻大致好像也是如此。
就在二哥暗自嘲笑母亲白费力气时,嫁到外地的玉英姐回来了。她从祝妈妈那里得知了二哥的事情。祝妈妈娘家和母亲是一个村的,好像还沾点亲。就对祝妈妈说:“这有什么难的,我有个小姑子,二十了,正找婆家呢,就是人长得差了点,身体好,能干活。如果圆头(二哥外号)同意,我可以做这个媒。”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