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行为都有目的,同时,行为又具有可控性和取舍有据的特性。
可控性:意志,行为者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是自觉。
取舍有据:欲望。它规定了人类行为的方向,深入到生物基础。
例如:孔子说“食色性也”;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甚至19世纪有这样的理论——每个人只要能“自私”,社会就会有最好的秩序。
以上会发生在乡土社会,这里“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合于人类生存条件的欲望,这个欲望是人造下来教人的。比如吃蒜,是因为从小养成的习惯,而非遗传。
19世纪这个“自私”的理论,讲的也是为自己打算,究竟“怎样打算”,却还是由社会上学来的,我“要”的内容是文化所决定的,自觉的 欲望是文化的。
当然,文化中除了合乎人类生存条件的,还有无关生存条件的,甚至是有害的。
人的主观认为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价值,文化里有无关无益于人类的部分。自然的力量有淘汰的作用,无论是文化内,还是文化外,这种淘汰又不关心价值。
所以在变化很少的乡土社会,我们凭着盲目的经验和错误,去经验——去行动——产生思想,也即只保留经验,积累经验,因为社会变化足够缓慢,这些经验经得起自然的淘汰和选择,那些不合于生存条件的行为被淘汰,留下来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生存,而无论行为人对这个的看法是怎样的。
乡土社会的欲望是文化熏陶下的行为指导,符合生存的条件,是天工,而非人力;
因而欲望不是自觉的,不是计划的。它有如下弊病:
第一,不能随着环境变化而主动有计划地适应,只是盲目的经过错误和实验来找新办法
第二,文化变迁慢,环境不很变,人们有大量时间去做实验,去试错。错误引发的损失不致命。
第三,靠经验,不必计划,自然代替他们做了选择。
到了工业革命早期,有的西方国家还完全依赖“看不见的手”,忽视了“计划经济”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变动快,文化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的满足,人们开始关注行为与目的的关系,欲望不是最后的动机,是我们为了达到生存条件所选下的动机。
现在我们开始注意生存条件本身,把生存条件变成了自觉,产生了需要。例如:我们为了营养的目的,去选择食物。这个选择不是自觉,而是分析所得。
理性、科学的时代到来,我们依据已知道的收官和目的的关系趋计划自己的行为,我们从欲望过渡到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