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本书的最后一章,才终于找回点有意思感了 😓
在占据本书绝大部分篇幅的两次希波战争结束后,雅典迎来了近 100 年的和平局面,但是战争中的大英雄地米斯托克利却不免有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的可悲。
公元前471年,地米斯托克利遭陶片放逐,流亡到了国外。
这是萨拉米斯海战之后的第9年。
是普拉塔亚战役之后的第8年。
是雅典与比雷埃夫斯实现一体化之后的第7年。
也是提洛同盟成立后的第6年。
盐野七生在书里概括了这五句话,还特意分了五段来传达她的情绪。而在这一章节里,也多次出现了盐野七生由历史而转至对人性的感慨。用词朴实,却句句珠玑,因着言辞诚恳,外加彼时历史背景的衬托下,更是由衷的深刻。比如:
介绍地米斯托克利提出要求兴建连接雅典和比雷埃夫斯的城墙时,对他的先见之明的赞许:
先见之明是一种超越常人的才能,并非人人具备。大多数人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想象力也只停留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
再比如因为修建城墙之事和斯巴达之间的交涉,之后的 “先斩后奏”,以及最后对斯巴达全体公民的那一场公众演说...... 面对最终的斯巴达妥协,盐野七生是这么评价的:
人的本性,包括斯巴达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人们对于任何尚未成为既成事实的情况都要说三道四,不愿耐下心来听对方解释。
但在既成事实面前,即使内心依然不愿承认,但只要有人耐心解释,人们往往会选择妥协。
还有最后写到地米斯托克利遭陶片放逐,流亡到国外,盐野七生更是忍不住大白话:
有一句话说得好,叫“此一时彼一时”。世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只记得住别人的坏而记不住别人的好。容易忘记别人的好是人类的特性之一,于是有人展现出了人性中的这一特点。
或许正如她自己在文中的明言暗示:历史学家有好恶之分,他们会在写作过程中表明自己的立场,这有助于读者阅读。
不可否认,我喜欢她这样的且写历史且评价的风格,更有甚者,每一评价都是那么地直击人性。所谓读史明鉴,不正是其一目的么?
PS:米斯托克利遭陶片放逐后,几经辗转,最后去了波斯,年轻的现任波斯国王阿尔塔安排他通知马格尼西亚,一个距离以弗所30公里,距离萨摩斯岛60公里,距离米利都40公里,也就是说,与爱奥尼亚地区的任何一个主要城市相距都不远的地方......也是米斯托克利终老,外加客死他乡之地。
至此,《希腊人的故事》1 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