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为年龄增加,喜好转变,大数据替我们自动做了筛选,也或许是编剧水准提升,最近的年头,我们接触到的傻玛丽苏剧越来越少了。
当今的国产剧的剧情和人物也越来也贴近现实,就宛如导演在摄像头前监视你我的生活样那般真实。
前有遭遇中年危机,生活丧气十足的《我是余欢水》里的余欢水;后有沪漂八年,依然在上海留不下来的《三十而已》里的王漫妮。
他们的故事里,没有一夜成名,没有闯过了某一难关后,往后余生都是一马平川的幸运,也不存在童话故事里的成功逆袭。
有的,只是像你我大多数人的结局那样。终其一生,也不过是耗尽力气,努力做好一个体面的普通人。
1.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的努力也达不到别人的起点
基于社会阶层和所接触到的资源的不同,有些人生来就在罗马,是我们不得不早日认清楚的人间真实。
BBC有个著名的纪录片叫《人生七年》,跟拍了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英国小孩,跨越近50年的人生历程。
片子最后的得出的结论是:阶层的壁垒几乎不可能打破。
记录片的主人公们大多数人奋斗一生后,最后所处的阶层都还是和父母相同,没有实现大幅度跨越。
图片来源:纪录片《人生七年》截图太多人奋斗了18年,可能也没办法和目标阶层里的人坐一起喝咖啡。
那,你肯定要问,你的意思是,反正也到达不了罗马,不如就在原地躺平咯?
当然不是,我要说的是,不要和阶层不同,赛道不同的人较劲。
在人生赛道上,有些人能走捷径,有些人有效率更高的交通工具,坐火车或坐飞机,如果我们只能靠双腿,那唯一能选择的就是坚持下去,永不停歇。
像优秀的目标看齐,但专注在自己的赛道里,在自己能力的最大范围内,拼劲全力。
再不济,最算最后到不了罗马,也能挤进意大利。
2.人生没有逆袭,只有死磕
前些天追了一个去年的职场综艺《心动的offer》,讲述了8个实习律师在职场里升级打怪,最后筛选两位“优胜者”获得顶级律所offer的故事。
综艺节目嘛,筛选的主人公们肯定都是一群人中龙凤。
其中唯一一个能力稍微差点(当然,也仅仅只是相对其他7个人而言)的叫李晨的小伙子,竟然成了众多观众期望逆风翻盘的对象。
依照综艺节目一贯的“尿性”,故事的结局大概率是要讲普通人的逆袭,给普通的观众打上一剂鸡血满满的强心剂。
很欣慰,这个节目没有。offer的获得者理所当然的给了从一开始就处于顶级优秀的前两名。
就像他们带教老师对落选的实习生说的那样: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童话,也没有那么多逆袭。”
你能说,没有得到offer的人不努力嘛?不,他们在实习期间付出的努力也不少。只是,在此之前,“优胜者”有更丰富的积累和更长时间的坚持及努力。
获得offer之一的的李浩源,有句话可以说很击中人心了。
“我觉得天赋是基础天花板一样的东西,但你没有努力,一辈子都够不到天花板。”
有天赋的人尚且都需要不断攀登,才能达到目标的高峰。
更何况我们都是大多数没有天赋的普通人,难道不更应该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以量变博质变吗?
人生没有逆袭,如果有,那也一定是长期努力,不断坚持,日复一日和自己的目标死磕的结果。
3.接受自己的平庸,并不可耻
《孙大剩》是躺在这一两年在我歌单里循环最久的歌,虽然带点丧,但很写实生活的真相。
“从小你就想当一个盖世英雄,
逢人便说长大后要大闹天宫,
可长大后却发现自己 是那么平庸。”
我们都曾想当孙大圣,但往往最后活成了孙大剩。
小时候,我们常常为将来是上清华还是上北大而愁得不行;
也曾坚信一夜暴富,名利双收是自己二十多岁时的人生标配。
但事实往往在不断验证王小波说的话:“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发现到了三十岁都还没有实现所谓的成功,好多事情自己无能为力,别说做不了盖世英雄,连维持自己平凡的生活都需要用尽全力。
于是在一次次见识到自己力量的渺小之后,渐渐告诉自己“我就是个普通人,我只配拥有平凡的生活,努力也没有意义,不如就浑浑噩噩过。”
这不是接受平庸,这只是逃避和认怂。
接受平庸的真正含义是:能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在自己能够得着的树上,努力摘下最大的果子。
接受平庸也并不可耻,不意味着停止努力和奋斗。相反,摆正心态,放弃虚幻的主角光环,不和想象中的自己较劲后,反而会踏实的把每一天过得更丰满。
国民女神高圆圆,曾在一个叫《我,39岁》访谈中,对30+的自己的评价是“平庸”。
"承认自己没有演戏的天份,决定接受自己是个平庸的人。”
美成这样,在演员生涯的成绩表上有成绩,都觉得自己是普通平庸的人,有点说不过去,我们这些真正的“普通人”听到大抵是更难过的。
所以你看,平庸和成功永远是相对的,和别人对比,你将永远困于焦虑中,不和自己和解,就会在达不到自我期待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否定。
放弃完美,接受平庸,不被不切实际的梦想和欲望裹挟,反而能更好地做自己。
真正的勇敢的人,都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敢继续努力生活。
我们都曾想当孙大圣,但往往活成了孙大剩。
但,大圣是神,大剩才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