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场:告别所见,告别执着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须菩提。依你看,能够以具足色身见到如来么?”“不能,世尊。不应该心存这样的念头,以为通过具足色身能见到如来。为啥呢?如来说具足色身,就不是具足色身,所以给个名字,叫做‘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须菩提,那依你看,能够以具足三十二相见到如来么?”“不能,世尊。不应该心存这样的念头,以为可以通过具足三十二相见到如来。为啥呢?如来说全部的相都满满当当,无差无缺,其实就已经残缺了,所以给个名字,叫做‘具足’”。
书接前回,咱们说到玄奘留学归国后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翻译带回的经典之上。为此唐太宗也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的支持。《续僧传·玄奘传》记载说:“(太宗语曰)自法师行后,造宏福寺,其处虽小,禅院虚静,可为翻译。所须人、物、吏力,并与玄龄商量,务令优给。”这样优渥的条件也让唐译佛经成为中国佛教典籍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佛学大师汤用彤在《隋唐佛教史稿》中总结为:人才之优美、原本之完备、译场组织之严密、翻译律例之进步。对于当时的僧人而言,能加入玄奘的译经团队是相当荣耀也是极为难得的事情。然而我们说过,古人对信仰是很认真的,不单只是玄奘如此。所以仍然有由于见解的不同而中途退出的高僧,比如慧净,比如法藏。而这位法藏法师,正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华严宗和唯识宗可以说是“同宗殊途”又“殊途同归”的两派。怎么讲?“同宗殊途”是这两派的理论根基都来自于大乘有宗(尽管华严宗把龙树也放进了谱系里),但唯识呢中国化程度相当低,这在第十九场已经叙述过了。华严呢,中国化程度则非常高,而且是很“有中国特色”的代表性宗派之一(另一个是之后会聊到的禅宗)。“殊途同归”是说这两派都在很短的时间里盛极一时然后迅速衰微,那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华严宗的这个结局呢?我们先从它的世系聊起。
虽然华严宗给出的传法世系为:法顺、智俨、法藏、澄观、宗密,先后五代。但其实完整教理体系的建立是在法藏手上。法顺、智俨只能说是华严宗思想的先驱。但这个世系也是有争议的,后世有学者考证认为法顺作为初祖是后人杜撰的,华严宗的起源应该是智俨或智正、智俨、贤首三代。不过既然是争议,那在定论之前咱们就先搁置一下好了。
先来看初祖法顺法师,俗姓杜,雍州万年(陕西长安县,今属西安市)人。十八岁从因圣寺道珍禅师出家,先习禅法,后学《华严》。因俗姓杜,佛教史上一般称他为“杜顺和尚”。由于流传的神迹众多,被当时的人们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当然,所谓的“神迹”多见于《神僧传》,但由于这部书本身就不靠谱,当志怪小说看看就好了。据说他曾受到唐太宗的礼遇,并赐号“帝心”,所以又被称为“帝心尊者”。不像前面几场提到的列位高僧那般著作等身,法顺的著述不多,其思想集中反映在《华严五教止观》里。由于提出“五教”的说法而被列为初祖(这也是在圭峰宗密时候的事儿了),早先的史籍中是看不到法顺弘传《华严》的记录的。
第十三场我们讲天台宗的时候就聊到“判教”理论,事实上隋唐时期的各大宗派都挺热衷于此,但法顺在这里并不打算讲判教,而是在讲止观。区别只不过是按照他的见解,依照不同的阶段和教义,排列出“法顺版”的止观罢了:初级阶段是“法有我无门”,指初期小乘,只能了悟自我的空幻(“我无”),而不能了悟客观世界的空幻(“法无”)。进阶之后是“生即无生门”,算大乘教法的开端,这里面既包括大乘有宗的唯识体系,也杂糅了大乘空宗的思想(所以到了宋代,就把马鸣、龙树二位菩萨也放入华严宗的传法谱系里)。第三阶段是“事理圆融门”,作为大乘教法的“终端”。这是法顺依照《楞伽》等经的“真如缘起”论整理出来的,他说:“夫理、事两门圆融无际者,复有二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心真如门是理,心生灭门是事。即谓空有无二,自在圆融,隐显不同,竟无障碍……”(见《华严五教止观》)。第四阶段是“语观双绝门”,属于大乘“顿教”(不完全等于第十一场中道生提出的那个顿教),本质上来讲和第三阶段没有实质性的差别,法顺对此的阐述是:“夫语观双绝者,经云‘言语断道,心行处灭’者是也。即于上来空、有两门,离诸言论、心行之境,唯有真如及真如智。何以故?圆融相夺,离诸相故;随有所念,即皆如故。”这既表现出法顺的顿教思想,也能看出他的禅僧特点。最后,终极阶段是“华严三昧门”,属于一乘“圆教”。这里讲的是《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理论,也是法顺的主导思想。关于这个理论后文还要细讲,这里暂时按下不表。
智俨是法顺的弟子,同时也是法藏的老师,属于承上启下式的人物。由于他的理论着重阐释华严宗的“十玄门”,故而被列为二祖。关于智俨法师还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按照《续高僧传》的说法,智俨是法顺主动登门邀请,才成为其弟子修行的。十四岁成为沙弥,正值隋末兵乱,他前往北方跟随摄论宗学习《摄大乘论》。二十岁受具足戒,跟随当时的名僧静琳学习。但越学到后面,智俨发现宗派和典籍实在太多,技能点有限无法全部分配。那咋整?老办法,听天由命。于是智俨把所有佛经堆在一块儿,祷告之后随手从中抽出一本,一看正是《华严经》,于是智俨就此决定专心研习华严。这个故事可以看做后世为突出二祖“冥中天定”的那种destiny感;也可以看到当时学人面对纷繁复杂教派理论的莫衷一是。
再下来是三祖法藏法师,俗姓诸葛,字贤首(也有说法认为这是武则天给的赐号),传说是诸葛瑾的后裔。十七岁出家,入太白山求法。正巧智俨在云华寺讲授《华严经》,很是赞赏这个少年,遂收为门徒。之前也提过他和武则天的关系密切,那是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武则天发愿度僧;法藏得到薄尘、道成等京师高僧的推荐而得剃度,并在太原寺开讲《法华经》。后来要重译《华严经》,武后也授意法藏参与。新译的《华严经》虽较旧译增加了“如来现相”“普贤三昧”“华藏世界”等章节,却仍有脱漏。于是他用晋、唐两译对勘梵本,并把地婆诃罗在长安补译的《入法界品》阙文补在新译的脱漏处,使现行《华严经》得以完善。圣历一年(699),新译《华严经》告成,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深得武后赏识。他还参加翻译了《密严经》《金光最胜王经》《大宝积经》《显识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等多种经论。由于法藏曾被称为“贤首国师”,所以华严宗又被称为“贤首宗”。和天台宗的智顗一样,法藏创立华严宗的重要标志,也在于他的“判教”理论。他提出的“五教”分别是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终教”、顿教、圆教。基本上就是祖师爷法顺的翻版。此外,他继续发展智俨的“法界缘起”论思想,用四法界、十玄无尽、六相圆融等法门来阐明圆融法界的内容。
最后再简单聊一下澄观和宗密。澄观姓夏侯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十一岁出家,从越州宝林寺霈禅师。初遍学“三藏”,后专心研读《华严》,成为华严宗的集大成者,而澄观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华严宗正统思想的代表。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到贞元三年(787年),历时四年撰成《华严经疏》二十卷,即是现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后又为弟子僧睿等作新疏的演义数十卷,即是现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故有华严疏主之称。澄观早年曾广泛参学禅教各家,对《大乘起信论》领会很深。他虽以振兴华严学说为己任,但思想融合禅宗、天台宗及《起信论》,从而融会禅教,强调唯心,着重于“一心法界”的论述。他认为“总该万有,即是一心;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他宣称迄至贤首法藏的古来诸德对《华严经》所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的解释,都不得其旨;认为《华严经》于此提出了“一心缘起”,与《俱舍论》中举出的刹那缘起相同。由于当时正是禅宗六祖惠能弘布禅法的时期,早年又参访过牛头宗的慧忠、道钦,荷泽宗的无名,以及北宗神秀一系的慧云等,澄观受禅宗影响颇深,从而极力融会禅教。以上提到的禅宗各位大神在之后的篇章还将详谈,这里就先提一下名字摆着了。
宗密比较有意思,俗姓何,名炯,号宗密;唐代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县)人。因常住圭峰草堂寺(位于今中国陕西户县),世称“圭峰禅师”或“圭峰宗密”。唐宣宗时,追谥“定慧禅师”。20岁接触佛学,28岁进京赴考途经遂州(今四川遂宁市)大云寺,在道圆门下出家,学习《华严法界观门》。虽然被列为华严宗第五祖,但思想已经明显带有禅宗的成分。因为到了宗密的时代,以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已经风行于天下。受此影响,宗密也成为最早收集禅宗语录和整理禅宗文献的先驱,并提出“教禅一致”的口号。
华严宗的世系简单梳理就是这样。那么既然叫做“华严”,它主推的第一经典自然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历史上《华严经》有两个译本,一是东晋安帝义熙末年(5世纪初)佛陀跋陀罗译的三十四品、六十卷本;另一个是武则天证圣至圣历年间由实叉难陀翻译的三十九品、八十卷本。根子上来说其旨趣虽然属于大乘有宗,但由于《华严经》也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其中也能见到很多大乘空宗的观点。另外,比较详尽阐述本宗思想的作品,还有法藏的《金狮子论》(也称《金师子章》)。按《宋高僧传》的记述,法藏为武则天讲解新译的《华严经》,尴尬的是理论太幽深,讲完之后武则天仍然是一脸迷茫;于是法藏改用大殿上的金狮子来做教具,这段讲义集结起来就成了《金狮子论》。那么,华严宗的教理思想究竟如何,又有哪些地方表现出中国特色嘞?咱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