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是无效的春药,而鸡汤是loser的精神避难所

作者: 涛心涛肺 | 来源:发表于2015-10-01 11:43 被阅读1276次

一个人如果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便很容易放弃成功学,转而从心灵鸡汤中寻找慰藉——毫无疑问,好的心态,对不成功的人来说,更加重要;亦即,心灵鸡汤是不成功者的精神避难所。  

把成功学和心灵鸡汤做个对比,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成功学告诉你,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如果你没有成功,那一定是因为你还不够努力;而心灵鸡汤则告诉你,只要心态好就能活得很幸福,如果你不幸福,那一定是因为你的心态还不够好。  

在成功学的逻辑里,不成功,就是一种犯罪;如果不成功,你就会被贴上Loser的标签;而心灵鸡汤则告诉你,何必一定要成功?你完全可以通过追求一些简单的、比成功更容易实现的东西来获得幸福。(对了,标题中的loser这个词,我是极度讨厌的,也深知这个词是对的人极大不尊重,之所以一边讨厌还一边用,仅仅是为了缩短标题节约字数。)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类作品的读者群体常常是既互相鄙视又高度重合。  鄙视成功学,几乎是所有告别了Naive阶段的人都喜欢做的事情,好像不鄙视一下成功学便不足以证明自己的智商正常一样;而对心灵鸡汤的“心态论”表示鄙视的,除了叛徒及唯物质主义者之外,大多数是一些既不成功也没有能力拥有一个好心态的人——这些人,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属于社会最底层。当然,也有极个别人鄙视心灵鸡汤,是因为他们自己已经足够成功,他们认为即使没有一个好心态也可以活得很好的,他们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资本来鄙视“心态论”。  

两类作品的读者群之所以常常重合,是因为,一个人如果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便很容易放弃成功学,转而从心灵鸡汤中寻找慰藉——毫无疑问,好的心态,对不成功的人来说,更加重要;亦即,心灵鸡汤是不成功者的精神避难所。  

从人的实践次序及需求层次上来说,心灵鸡汤要比成功学高一个档次,但这仍无法排除,有一部分人心灵鸡汤的叛徒,会走上庸俗的成功学之路。  在某种意义上,进取心极强的成功学更接近于主张积极入世的儒家,重视取得世俗的成功;而道家,则像是“消极避世”的道家或佛家,更强调如何获得内心的安宁。  

【之所以给上一句的“消极避世”加上引号,是因为,我并不认同这种简单粗暴的定性。很多人认为知识分子沉迷于老庄哲学,不出来做官就是“逃避现实”,这简直是一种既粗暴又愚蠢的逻辑——现实,往往是一种糟糕的、平庸的状况,理想的层次比较高,“逃避”一种层次比较低的东西,有何不对呢?当你追求一件理想的事情时,总会有人说你这是在“逃避现实”;可是,当你在追求一些很现实的东西时,为嘛没有人说这是“逃避理想”呢?】  

中国古代的不少知识分子,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有一个十分牛逼之处:在得志的时候,他们是儒家的知识分子,积极入世,发挥自己的政治才华;在“失意”的时候,如贬官或流放期间,他们摇身一变,成了道家或佛家知识分子,成了“逍遥派”,他们以内心的淡定和宁静来傲视现实中的挫折,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是则进亦乐,退亦乐,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对人生充满激情。之所以在前面给“失意”加引号,是因为,对这样的人来说,不存在真正的失意,只存在凡夫俗子眼中的失意而已。  

儒家知识分子,在官场失意后,很容易转换成道家知识分子,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这跟成功学的失意者从心灵鸡汤中寻找安慰,是不是有几分相似?  当然,把成功学跟儒家放一起做比较,似有侮辱儒家之嫌疑,但这只是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功学是无效的春药,而鸡汤是loser的精神避难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cg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