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生活数十年,竟然逐渐养成了喝茶的喜欢,何以如此?连自己都不明白。记得1979年去屯溪,正值茶叶上市,看到同行者都在买茶叶,我也顺便买了一斤,归来泡上一杯,喝起来非常不适应,感觉太苦太涩。告知同行者。答曰:你还不会喝茶。
初去单位上班,常见领导们手里总端着茶杯,心生疑惑:难道就那么口渴?回来询问年长的同事,告知那是习惯,你也会喜欢的。岁月犹如一河激流,不舍昼夜。转眼间,我的两鬓也多了些白霜,自己也悄悄地端起了杯子,有事无事喝上几口,越来越喜欢那淡淡的苦涩,不再感觉肚子胀。年长的同事退了休,自己成为最年长的人。工作单位换了一个又一个,茶杯更是每隔三五年就是一只新的,而那杯里的茶,却常年不少,随时续水。春茶来了,喝起绿茶;春茶过后,喝起红茶。偶尔,还时不时来一点大红袍、铁观音之类,算是换换口味。当然,最常见的,还是六安瓜片和黄山毛峰。由于内子来自桐城,家中常备茶,更是少不了那桐城小花。
茶喝多了,有时也想着去看看茶园。记得有一次去杭州,专门央求朋友带我去了龙井茶园,看了看那名茶的生产基地;还有一次在福建,特地去看看著名的土楼,没想到,那里也生产茶叶,到茶厂去逛了一趟。至于安徽各地的茶园,去的就更多了。每到初夏,常到离合得不远的六安舒城转转,瞧瞧那绿油油的茶树,似乎如喝茶一般的享受。
茶的滋味,不仅在于喝进去那个瞬间,更在于回味无穷。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去了一个名为巴黎小站的茶馆,同行者有画家,也有评论家。其间,画家朋友点了台湾高山茶,评论家说,这茶好是好,离开了山泉水的泡制,那就逊色不少。另一位出版界的朋友说:“我在台湾品尝过这茶,上来再尝尝。”待到端上来,出版界朋友品味一番,一再说,远不及台湾的山泉水,“那个高山茶的味道,我一直难忘。回味起来,口留余香”。我等没有去过台湾,只得点头叹服,期待前往品尝一番。
人生犹如旅程,转眼间,我走过了花甲之年。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岁月蹉跎,一事无成。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这满头的青丝已经化成了稀疏的白发。只有那杯中的茶水,却还如当年那样清新爽口,沁人心脾。但愿此生,能够再多看看南北的茶园,多喝些那淡淡的好茶。
壶里滋味壶里滋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