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诗人李白有一个遥不可及的功业梦。他常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义不帝秦的战国策士鲁仲连,就是他的精神榜样。可惜他生不逢时在盛唐,遭遇天宝又年老。
李白推崇战国策士是有原因的。
策士的最高级形态是纵横家。从个人奋斗的角度说,三无草根走兵法之路,只能强一军、治一国;想要实现握天下于掌中的豪情壮志,几乎只有纵横一路。纵横家“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试问谁能占纵横界鳌头?唯鬼谷门生张仪、苏秦耳!
这对师兄弟分别是连横派与合纵派的鼎峰人物,他们的长策都为克制对方谋略而生。可能会有人问:庞涓孙膑同朝为将时就自相残杀了,事业天生对立的苏张岂不是更加你死我活了?恰恰相反,苏张效力的国家打得你死我活,但两人之间没有产生半点私怨。
关于苏张的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传统的《史记》版,一个是当代史学家更相信的《战国纵横家书》版。两个版本的最大差异是张仪苏秦是否在同时期活动。《史记》认为两者同时,而《战国纵横家书》显示苏秦晚于张仪。不过,无论哪种版本,苏秦张仪都体现出一种良性竞争关系。这才是我们该关注的重点。
《史记·张仪列传》把苏秦的形象烘托得很高大。我甚至怀疑太史公是不是因为粉苏秦,才把这个传闻段子写进史书的。
那时,苏秦刚游说赵王合纵结束。燕赵联盟已经结成,但合纵事业刚起步,经不起秦国外力干扰。于是苏秦想找人游说秦国暂停对三晋的进攻。他首先想到了自己的同窗张仪。不知是否近墨者黑,鬼谷子的徒弟个顶个的腹黑。只不过有的人腹黑在谋事,有的腹黑在整人。还好苏秦是前者,否则张仪将陷入孙膑之危。
有人找上了张仪,说苏秦已经当权,何不投奔自己的老同学谋求发展呢?张仪正愁没门路,就高高兴兴地上赵国去了,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闭门羹。他向苏府的门卫请求拜见苏秦。谁知门卫既不为他通报,也不赶他离开,就这么拖着耗着。
几天之后,张仪才见到的架子颇大的老同学。心里虽然不爽,但好歹是见到了吧。张仪心中的希望之火又燃起来了。谁知苏秦让他坐在堂下,倒是还管饭,可小气得紧,按照仆人婢妾的伙食标准请客——真是打发要饭的。
张仪性情狂傲,但还是忍了,谁让自己有求于人呢!岂料,苏秦几次出语讥讽说:你素来自以为有才,却困窘落魄到这份上;我之所以不替你说话,不把你引荐给赵王,就因为你水平又菜又次啊;你就是个弱者,我都看你不上眼!
好了,伤了自尊又伤了感情,张仪彻底毛了。你有啥了不起,等着,看我游说一个强国攻赵。到时候,看你怎么苦苦哀求我放你一马。于是张仪跑到了势头正劲的秦国。他不是一个人,有人带着车马金钱资助他一起入秦。按照秦国传统,秦惠王亲自面试张仪,明君遇雄才,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了。秦惠王任命张仪为客卿,让他主持外交连横。
张仪这家伙喜欢说人坏话,公孙衍、陈轸、甘茂、樗里疾都被他馋过。特别是公孙衍,两人在秦在魏都打个不停。张仪的报复心也很强。他当年在楚国被诬陷过。执掌大权后,马上发了一道外交文书给楚国令尹怀怀旧——当初我去你那赴宴,你竟然听信诬告不辨青红皂白鞭笞我数百下。告诉你,当年我确实没偷你的玉璧,但这次我要偷走你的城,好好守住你的国家吧!
张仪要发飙,苏秦会挨着吗?放心吧,一切都在苏秦掌控中。张仪做官后,第一个想到的是报答恩人。但恩人却告辞离开。张仪不解。恩人说:我就是苏秦先生的舍人,他故意激怒您是想逼你奋发,他要我跟您入秦是想暗中资助您得到秦王重用,现在目的已成,我该回去复命。
张仪顿悟,托恩人给老朋友传个话——我不如苏君明智,大恩不言谢,有苏君在,我张仪怎敢奢谈攻赵?果然,张仪一生主要折腾对象是魏楚两国,没怎么主动找过燕赵麻烦……
博弈论里有个囚徒困境。在给出一系列条件后,囚徒们往往会选择相互揭发,因为这是他们在博弈中的最优决策。庞涓当然没听说过囚徒困境,但他选择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思路,与囚徒博弈如出一辙。问题是囚徒面对的环境与庞涓面对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庞涓采用的陷害策略,并非是最优决策。那该怎么做呢?看看苏秦就知。
根据史学家们对《战国纵横家书》的多年研究,《史记》中记录的苏秦帮助张仪的故事应该不是真的。但这个段子能出现自有其根源。最起码,时人眼中的苏秦张仪能够做到事业友情两不误。否则,以谲诈著称的策士圈子不会凭空出现这么个故事。
在另一个版本,张仪晚年时,苏秦才刚刚崭露头角。时间错开了,也就不会产生激烈碰撞。此外,苏秦还是搞合纵的,也促成过合纵攻秦,但他的根本意图却不再是助六国抗秦,而是帮助弱燕破强齐。这意味着,鬼谷门最杰出的两大纵横家学生在事业上并非完全的对立关系。
发现了吗?苏秦在两个版本中都是握有选择权的那一方。在《史记》版本,他可以选择埋没甚至除掉张仪,但他却帮助张仪去秦国,为自己树立最强的敌人。在真实的历史中,他可以趁着张仪淡出舞台,做多年后信陵君做的事,但他却帮助燕昭王找齐国报仇,进一步扩大山东阵营的裂痕。
总之,咱们的苏季子同学就是不玩趁人之危的活计。但从结果看,无论怎么选,他和张仪同学都获得了双赢,功名远超气量狭小的老师兄庞涓。由此可见,苏秦很明智,清楚良性竞争比恶性竞争更划得来。
这里说的良性竞争包含了两方面:一是正面竞争,不搞下三滥的阴招;二是差异化竞争,不挤死在狭窄的市场空间。恶性竞争则相反,要么用不正当手段陷害竞争对手,比如残害同门的庞涓;要么死脑筋地在有限的市场中搞同质化竞争,比如那三个开加油站的中国商人。也许,苏张故事的现实意义在于——用不同版本的故事诠释了良性竞争的内涵。
在故事版本一中,除了同出鬼谷门的张仪外,放眼当世,苏秦再无才堪匹敌的竞争对手。但他还是不嫌麻烦地把张仪扶上位。后人总是感慨,要是没有张仪的连横,六国合纵抗秦早该成功了。别人都是千方百计清除绊脚石,苏秦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主动为自己树立强敌。这不是缺心眼么?
我很肯定地说:苏秦绝非缺心眼,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其实,唐朝的大文人柳宗元在《敌戒》一文中已将玄机点破。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
敌人就像闹钟一样提醒我保持常备不懈的忧患意识。与优秀的敌人战斗,好比跟高手下棋,越战越强,能锤炼出高水平。天下无敌也是一种寂寞。更可怕的是,原本优秀的高手,会因为失去了激励自己的反面力量而开始退化。
西方人通过自然界的案例印证了这个道理,将其命名为“鲶鱼效应”。苏秦的所作所为,正是对“鲶鱼效应”的出色运用。此外,苏秦张仪给对方制造的外患压力,促使列国不得不重用他们。合纵连横之争越激烈,二人在各自阵营中的地位也越稳固。这又是一种双赢。
故事版本二中,苏秦没有对等的强敌做“鲶鱼”,少了一个反面激励,但换个角度看,倒也省了麻烦。
秦齐双雄并立于世,赵国仅次,魏楚韩衰退,燕国经过变法从废墟上复苏。这就是苏秦面对的局势。合纵派有两个选择:合纵攻秦、合纵攻齐。假如他真像司马迁说的那样,拉起六国共诛强秦的话,成功几率并不低。但他权衡之下,选择了另一条路——合纵攻齐。
乐毅指挥五国联军破齐摧枯拉朽,这要首先归功于苏秦用计消耗了齐国实力,并且秘密组织起了攻齐统一战线。苏秦谋齐,间接地帮秦国剪除劲敌,跟张仪师兄助秦削弱列强的意图殊途同归。
这当然不是鬼谷子发出的指令,而是苏秦自己的选择。因为他效忠的对象是燕国。
合纵连横追求的目标是本国利益最大化。燕与秦有联姻关系,又不接壤,应争取。弱燕与强齐有血海深仇,不能不解决。燕昭王要效法越王勾践,苏秦当然要根据老板的愿望来设计战略了。
话说回来,此时的秦国是宣太后、秦昭王主政,魏冉为相,白起、司马错等为将,浑身都是腱子肉,不好啃。齐国是齐闵王当政,孟尝君为相(后流亡到魏国),将才也逊于秦。两相比较,谋齐难度小于谋秦,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故而老练的苏秦审时度势,针对市场形势变化,一改合纵派攻秦的传统路子,做出了其他合纵派策士难以企及的功绩。
苏张通过良性竞争取得双赢,庞涓搞恶性竞争反遭恶报。鬼谷四杰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再明白不过了。
良性竞争不单利于个人在职场创业,还能有效激发组织的活力。秦国与山东六国最大的区别就是,朝野能长期保持良性竞争。战国七雄都用离间计这个阴招对付他国,然而中箭落马者几乎都是勾心斗角成风的六国,集团竞争意识最强的秦国基本免疫。这要归功于商鞅和秦孝公在改革时留下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赏罚分明的人才机制。
秦惠文王时期,包括张仪在内的三个不同派系的人才明争暗斗也不少。可无论个人结局如何,整个秦国高层团队依然健全,运转效率照样无可匹敌。究其原因,秦惠文王注意维护良性竞争机制,不听毁誉流言做决策,坚持按名督实,依法赏罚而已。
再看魏国团队,庞涓犹如猛狗排挤人才,魏惠王又务虚不求实,听风就是雨,让恶性竞争像传染病一样肆意蔓延。称霸近百年的魏国一蹶不振,是因为人才流失,“叛将”打脸,造成这个局面的,恰恰是恶性竞争的陋习。
由此可见,恶性竞争害人害己害群体,应当毫不犹豫地摒弃;良性竞争才是组织最需要的,必须下功夫维持。进一步说,历史兴衰的周期,取决于恶性竞争与良性竞争的博弈。当恶性竞争取代良性竞争成为主流风气之时,也就是单位、组织、国家、文明进入衰败的开始——我们前面提到的所有人和所有事,都能为这条铁律作注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