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语·上·第11则
东周的故事从周惠王开始。
公元前771年,到今天2800年了,犬戎入侵,平王东迁,拉开东周序幕。
周幽王长子姬宜臼,也就是周平王在位51年。平王之后是周桓王,平王的孙子姬林。桓王之子姬佗即位为周庄王。庄王之子姬胡齐继位为周釐(xi)王,釐王之子姬凉(一说阆)为周惠王,正是这一则的主角。
原文
惠王二年,边伯、石速、蒍国出王而立子颓。
笔记
周惠王二年相当于鲁庄公19年,《史记·周本纪》记载,惠王二年,边伯等五人叛乱,立釐王的弟弟姬颓为王。这五个人分别为边伯、詹父、子庆、蒍国、祝跪。只有2个名字与上面重合。我又不是考据,不重要。
边伯、石速、蒍国都是周大夫,他们三赶走王,立子颓,也就是周庄王小儿子王姚的儿子为王。王姚受庄王宠爱,子颓也受宠于庄王,蒍国是他的导师。惠王即位之后,收了蒍国的苗圃和边伯的宫殿,还收了石速的俸禄,所以这三个大臣就反了。这种反的理由很简单——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你动我的利益,别怪我不客气。
原文
王处于郑。
笔记
这个时候政变的烈度好像还不是很强,另外立新君主,但不把原来的天子杀掉。周惠王逃到了郑国,住在了今天河南阳翟。
原文
三年,王子颓饮三大夫酒,子国为客,乐及徧儛。
笔记
周惠王三年,王子姬颓跟三大夫喝酒,尊蒍国为上宾,吴曾祺说这是古代的饗(吃饭)礼必然尊一个人为上宾。宴会上奏起六代之乐。
六代之乐,黄帝时期叫云门,台湾现代舞团云门舞集的名字正是来自于此,尧帝时候叫咸池,舜帝时候叫箫韶,大禹时曰大夏,殷商时候叫大護,周代叫大武。
另外一个说法是宴会上,诸侯和大夫一起跳起舞。
原文
郑厉公见虢叔,曰:「吾闻之,司寇行戮,君为之不举,而况敢乐祸乎。今吾闻子颓歌舞不思忧。
笔记
郑国国君厉公姬突见王的卿士虢公林父,说:“我听说,司寇行刑,国君要为之停止娱乐,何况敢幸灾乐祸?如今我听说子颓尽情歌舞,不思忧患。
幸灾乐祸是没有同情心的表现。司寇行刑,无论如何代表了部分人遭受痛苦,停止娱乐是同理心,最源点的慈悲,也是宽怀对方的痛苦。每次国家遭遇大的灾难,停播娱乐节目,娱乐场所禁止营业,也是这个道理。
最极端的情况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人遭遇极端痛苦的时候,旁边有一个人手舞足蹈,处于痛苦中的人是什么心情。
原文
夫出王而代其位,祸孰大焉!临祸忘忧,是谓乐祸,祸必及之。盍纳王乎?」
笔记
把王赶走代替他的位置,这是多大的祸啊!大祸临头还乐不思蜀,这就是乐祸,祸患必然波及他们。为什么不把王迎回来呢?
这几个叛乱的人和子颓估计是脑子不好,干了这么大事,然后就吃喝玩乐了?
原文
虢叔许诺。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子颓及三大夫,王乃入也。
笔记
这一句话很清晰,郑伯带着惠王从南门进入,虢叔从北门杀入,杀了子颓和三大夫,惠王重新登上王位。
打完,收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