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动思维是情绪行为症状的直接原因
认知行为疗法更多的是从当下而不是从过去来寻找原因,更多关注的是问题的情境中的直接影响因素。
在链式模型“情境——自动思维——情绪/行为”中,个体的情绪问题、行为问题是情境和自动思维共同决定的结果。
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其实就是说明认知或者是自动思维才是情绪和行为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情绪或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
2 自动思维是受核心信念和情境双重决定的
认知行为疗法认为,自动思维是受两个方面决定的。
一个方面是情境因素,不同情境中一个人的自动思维是不同的,例如参加一个考试,取得的好成绩和差成绩想法不同,当取得好成绩时可能觉得“我做得还不错,”但取得差成绩时可能会觉得“我还需努力,”这说明情境是自动思维的决定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是其核心信念决定的。相同情况下,人的核心信念不同自动思维是不同的。这个观点主要体现在贝克的T字型模型里。
3 核心信念是幼年时期形成的
核心信念是小时候形成的。也就是说,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源自于小时候或者幼年时期。这个观点和心理动力学的观点一致。
4 补偿策略是为应对负性核心信念而发展起来的
为什么幼年时期没有出现心理问题呢?
个体在幼年时期形成负性核心信念的同时,也在发展他的补偿策略。一旦成功的应用补偿策略,负性的核心信念就被遮掩了,就不会显露出明显的心理问题。
比如当孩子被家长批评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可能会意识到自己的无能,为了不让自己处于这种无能状态,就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努力,如果他通过努力,学习上去了,家长批评的次数减少,或者是表扬多了,他就逐渐会形成努力策略,如果这个方法持续有效,那么努力策略就维持下来了。
5 补偿策略失效导致今天的心理问题
补偿策略实际上是一种环境的产物,过去是有效的补偿策略,随着环境的改变,在现在未必是有效的;现在有效的补偿策略,在未来也未必是有效的。一旦生活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原有的补偿策略可能就不再有效了。
所以一旦补偿策略无效,个体表现出心理问题(开始怀疑自己和否定自己),负性核心信念就被激活,就会处于消极情绪状态和无效问题解决的努力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