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由
前两天,听点点的班主任老师说,点点最近吃饭很慢,经常是别的小朋友已经吃完了开始室外活动了,他还在吃饭。或者上洗手间,别的小朋友都已经出来了,他还在里面。
我知道他有磨叽的习惯,吃饭容易停下来玩,但一直没有很在意。但这次,得好好谈谈了。放在以前,我肯定会直接问他为什么这么慢,然后吧拉吧拉讲一堆。但现在我知道,无论是谁,哪怕是这么小的孩子,跟他们的沟通都要用心去做、给足他们充分的尊重。
2 沟通过程
晚饭后,我准备好画本跟笔,把点点叫到房间,对他说“妈妈今天给你讲个《不磨叽与慢吞吞》的故事吧,好不好?”他认真得点点头,很开心。
于是,我在本子上画了两个小朋友,告诉点点,这两个小朋友一个叫“不磨叽”,一个叫“慢吞吞”,给他讲这两个小朋友去幼儿园的故事,模仿这他们在幼儿园的一些表现。顾名思义,“不磨叽”自然表现得好,能跟得上大家的节奏,还能得老师夸奖;相反,“慢吞吞”表现得差一些,因为总是慢半拍,容易错过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机会。
听完故事后,我停了一会儿,问他“你觉得‘慢吞吞’好,还是‘不磨叽’好呀?”
他想了想,说“不磨叽好”。
我说“那如果想跟不磨叽一样,要怎么办啊?”
(以前自己会直接吧拉吧拉说一堆,现在我会鼓励他说,让他自己参与到沟通中)
他说以后吃饭要认真吃,上厕所也要快一点,这样就能做到不磨叽了。
3 结果
第二天早上,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起床后居然很快地穿好了衣服,跑到洗手间开心得给我说“妈妈,你看,我今天不磨叽啦”。之后又很快得去刷牙洗脸。
平时上班,我走上电梯的时候,点点可能还在穿衣服。但是那天早上,我出了门,就听见他对爷爷说“爷爷,我的书包呢?我要背书包”。哈,已经准备好出发去幼儿园了!
说实话,我挺惊讶的。没想到,他的行为改变已经从早上穿衣服开始了。
晚上回来,点点告诉我今天他在幼儿园表现很棒,跟我说要奖励小红花。
想想以前我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惩罚奖励都用上了,但效果都没有这次明显。
4 总结
后来,我反思了整个沟通过程。从讲故事,到点到问题,再让孩子自己说出接下来该怎么做。从头到尾,没有批评一句,相反,我们这次沟通还挺开心的,他也主动提出以后在幼儿园要怎样做。
在脱不花的沟通训练营学沟通的时候,她讲到很重要的一点:沟通是不能带着情绪的。如果有情绪,也一定要先接纳对方的情绪,等对方情绪平复之后,再沟通。
我曾经的方式就是直接责问,问他哪里做错了,然后就开始讲道理,告诉他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怎样才是对的。滔滔不绝地自嗨。但我没想到的是,当我语气明显是在责问否定他的时候,其实这场沟通就注定了失败,他的内心从开始就已经是非常抗拒了,这种情况下他怎么能听进去我的话呢?后面效果可想而知。
这次,我没有直接谈论他的问题,没有批评他。而是选择从小孩子最喜欢的故事讲起。故事讲完后让他自己说喜欢哪种方式。如果想要实现,需要怎么做。做的这个步骤,可以商量着说。
当然,这只是开始,想要保持新的行为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持续给予正反馈。不论是小红花,还是物质激励,虽然有用,但只能是短暂的办法。只有让他看到新的行为带来的正反馈,才能养成持续的习惯。
总结一下,如果孩子犯错了,想要通过有效沟通改变孩子行为,有三点需要注意:
不讨论错的行为,避免对抗情绪。沟通中忌讳带着情绪沟通,如果一开始孩子就有了抵触情绪,后面的所有努力等于零。即便我们迫使他听完了,放心,他其实一句都没有听进去。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他明白他的问题。讲故事是为了避免把“做错”当作开场白,否则孩子很容易感觉到我们在批评他,即使语气柔和,他也能感觉到,就会产生抵触。讲故事不仅能完美避开这个问题,还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自己清楚看到不好的行为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后果。就像《大卫》系列、《蓝草帽》故事书一样,都是通过主人公的经历给作者呈现不同行为造成的后果,从而给孩子们启示。当然,这个方式也可以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去调整。
让孩子来评判好坏并作出选择。这一点很重要的,我们作为家长如果全程自己说很多,最后很可能当你问孩子听懂了吗,他会点头说听懂了,但随后就很快忘记。如果让他自己说,他记得会更清楚,并且更愿意去执行。而且,这是我们和孩子的沟通,他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愿我们都能成为孩子前进道路上的灯塔,为他照亮前方,指引他走出正确的那条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