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我回家的路上,看到几个穿着像农民工的男男女女围在一起,我想是不是在等活,就没理会继续走路。
没走几步突然听到背后激烈的争吵声,回头却发现是那些农民工在挣一辆小三轮车上的袋子。我近视,但也看出来好像是盒饭和水果。
场面太乱,吸引我不得不停下脚步。我看到一个妇女抢了2个红色袋子,每个袋子里都有2个白色饭盒;另一个男的抢了一个,打开看了下,没盖盖子就扔回去抢别的。
我有点想不明白,如果这些饭盒本来就是给他们的,数量肯定够他们分,他们为什么要抢?
虽然疑惑,看了1分多钟,我还是决定回家。爬楼梯的时候大脑不自觉的回忆刚才的场面,让我思考他们为何要做出这些举动。另一个身影出现在我的脑海。
我在广州上的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就住在梅花园附近,住了半年后,经常会看到一个卖北方馒头的小贩,推自行车站在丁字路口叫卖馒头和花卷。
有天我突然想吃炸鸡蛋卷馒头(把馒头切片后沾上鸡蛋液放锅里炸),就问他买了2个。馒头很大,跟我在西安吃的差不多。
天生的好奇让我跟他聊了几句,他跟我说自己是河南来的,这馒头是帮老板卖。
我问他卖这些馒头能挣多少钱。
他说每个能挣1分钱(一个馒头卖1块钱)。
我有点惊讶,现在提成还有按“分”算的?
就说,那你怎么够生活啊,房子都租不起。
他特别憨厚的笑了笑,说,老板包吃住,我和好几个老乡都在帮他卖。
虽然他的表情让我觉得很知足,但我还是瞄了眼那框馒头,大概也就50来个吧,就算全卖了,不也才挣5毛钱?
这得何年何月才能摆脱卖馒头的行当,挣上大钱啊?
虽然疑惑,但我下意识的收住嘴没问。
后来回到西安,有次因为要搬家,早上就请母亲帮忙找个大箱子装东西,然后就去上班了。
当天回家问起这事,母亲变得特别生气。
我说怎么了?没找到箱子就算了,我去买个蛇皮袋也行。
母亲说,她早上出门经过一个垃圾收购站,刚好门口有一大摞的箱子扔在那。她就去跟收购站老板要一个箱子,挑了个大的。
对方说不能白给,要给钱。
母亲说可以,就说给5块钱吧。谁知道那个收购站老板不肯,一定要10块钱。
母亲说这箱子你就算再卖出去,也就1、2块,怎么就卖给我5块钱。而且我们也不是第一次见面,我家有瓶子、箱子不都卖给你,这时候你跟我要10块钱,你觉得对吗?
收购站老板不知道怎么想,就坚持要10块钱,任我母亲怎么说也不答应降价。
母亲最后决定不买了,气哄哄的说,你活该一辈子收垃圾。
小时候我经常会看到一些乞丐,是真正的乞丐,穿的破烂,脸上都是泥,但看年纪,也就30来岁,甚至更小。
为什么他们有手有脚,力气应该也不小,却不愿意去找份工做做,我一直想不通。
我甚至在脑子里帮他们规划了一条洗心革面的路子,比如去公园厕所里洗个澡,顺便把衣服洗干净。隔天去饭馆找工,包吃包住就行,不管工资开多少。虽然累点,但总不至于在垃圾堆里找别人吃剩的,以后攒点钱还能做别的生意。
我把这想法说给母亲听,母亲说他们要能想到这些,也就不会当乞丐了。
去年,我在一家公司上班,虽然工资还可以,但一想到房价,似乎永远都不可能买到。
我就想啊,为什么我不能挣到很多钱,同样上班的人,为什么他们可以靠自己就买房买车,甚至过上很富足的生活。
我并不觉得自己是懒散的,实际上我经常会在本职工作上要求创新,别人做过的,我总想试试其他的方法。
但似乎总有一道无形的墙挡住了我的视野,我想不通自己和“事业有成”的人差距在哪里。
难道真的是家庭原因?我生就不能富有?
或者是圈子问题?我应当去更高级的消费场所认识更有钱的人?
或者是资源问题?我手上没有别人急于想要的东西?
然而无论我怎么想,那道墙就是卡住了我,使我无法前进。
这样的状态维持了半年之久,直到有天我看到了一个脏兮兮的乞丐,背着同样脏兮兮的包,我想起了母亲说的话。
我并不是不知道努力,而是我不知道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努力。
那些我瞧不起的乞丐,他们并不是不知道努力,他们也在努力的去垃圾桶里寻找吃的。
那个卖馒头的小贩,也不是不知道努力,他也在努力卖更多的馒头。
甚至那些抢盒饭的农民工,也不是不知道努力,他们在努力的保持体力以便获得更多打工机会。
每个人都在努力,但每个人都被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看乞丐的态度,和那些有钱人看我的态度没有差别。
我甚至有时候在商场真的听到了类似的话:
“我真想不明白,那些打工的就靠那么点死工资,怎么可能买得起好房子好车。为什么不去做生意,起码还有个希望。”
穷人之所以是穷人,或许并不是因为不努力,不吃苦。
就像很早前看过的一句话,吃苦不是能力,不吃苦才是。
虽然我比乞丐,比农民工,比买馒头的小贩过的好,但在努力让自己生活过的更好的道路上,我们是一样的。
我们的区别只在于出生,而这不是人能选择的。
写下这些,是希望以后我能不吃苦但过的更好,不要再说“我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不能获得别人认可“这样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