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戏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东望花楼曾不同,西来双燕信休通。
仙人掌冷三霄露,玉女窗虚五夜风。
翠袖自随回雪转,烛房寻类外庭空。
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注解】
1.花楼:华美的楼。唐陈标 诗:“金刀玉指裁缝促,水殿花楼弦管长。”宋贺铸 词:“花楼连苑起,压漪涟。”
2. 仙人掌:植物名。原产美洲热带及亚洲热带干旱沙漠地区。茎为肉质,形如手掌,有刺,色青绿,花黄色,可供观赏。《昭明文选》卷一〈赋甲·京都上·两都赋二首·西都赋〉:于是灵草冬荣,神木丛生。岩峻崷,金石峥嵘。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轶埃堨之混浊,鲜颢气之清英。
3. 三霄:高空。喻仕途得意,占居高位。清赵翼诗:“偶翻除目寻交旧,半在三霄半九泉。”
4. 玉女窗:《昭明文选》卷十一〈赋己·宫殿·鲁灵光殿赋〉:“神仙岳岳于栋间,玉女窥窗而下视。”晋·张载注:“神女之人,又弥高也。”唐·李善注引李尤《函谷关铭》:“玉女流眄而下视。”
5. 五夜:即五更。《文选·陆倕〈新刻漏铭〉》:“六日不辨,五夜不分。”李善注引卫宏《汉旧仪》:“昼夜漏起,省中用火,中黄门持五夜。五夜者,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也。”
6. 翠袖: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唐杜甫 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宋苏轼 诗:“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
7. 回雪:形容舞姿如雪飞舞回旋。唐蒋防 诗:“舞席皆回雪,歌筵暗送尘。”元 张雨《东风第一枝》词:“试折花掷作银桥,看舞素鸾回雪。”
8. 烛房:打烛明亮的厅房。多指行乐之所。南朝宋谢庄《月赋》:“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弛清县,去烛房,即月殿。”
9. 外庭:国君听政的地方。对内廷、禁中而言。也借指朝臣。汉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乡者仆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奉外廷末议。” 唐 贾岛:“清重无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
10. 殷勤:情意深厚。《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
11. 金鱼:鱼形锁。
12. 桂丛:指月宫。冯浩注:“桂丛,指月殿。”清洪升《长生殿·重圆》:“听何处奏钧天,想近着桂丛边。”
简译:
这两首诗作于公元837年(开成二年)初春,当是令狐绹先有《戏赠任秀才》之作,李商隐从而和之。冯浩笺引徐德乱云:“此二首似赠置姬别室者。”
向西飞来的双燕一直没有给你(任秀才)带来她的消息,所以你整日向东张望,猜测她所在的花楼是否和之前不一样了。
天空中秋露落下,楼台上的仙人掌一定有了冷意,而你心中的美人虚掩的闺窗,也只有五更的寒风穿过吧。
想当初,美人翠袖飘飘、翩翩起舞,就像回旋的飞雪一样美丽,之后你们躲起来翻云覆雨,在外面的厅堂和烛房都找不到你们的身影啊。
你深情地把她金屋藏娇,唯恐她清香外溢,被他人觊觎呀。
脉络浅析:
这是一首酬和令狐绹《戏赠任秀才》的唱酬诗,通过戏谑的语言,表达了任秀才对其钟情之人的喜爱和相思之情。
首联写任秀才和其心上人分别已久渺无音信,但相思情深,整日东望花楼。上下句是因果关系流水句,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曾不同”表达了任秀才的焦灼之心,并且引领下文。
颔联承接上联的“曾不同”,写现在花楼的情景,存粹想象之笔。“仙人掌冷”、“玉女窗虚”、“三霄露”和“五夜风”,明处是表达玉女渴望任秀才去的空虚寂寞之情,实则是写任秀才之相思也。
颈联和上联做对比,回忆前事,写二人相亲相爱的情景,紧扣“曾不同”之意。“翠袖”是借代,“回雪”是比喻,“烛房”和“外庭”空,是侧写衬托之笔。
尾联承接上联之意继续回忆前事,虽是戏谑之词,但表达了任秀才对玉女的喜爱之心。这一联有双关之意,一是言任秀才金屋藏娇,二是言任秀才怕被外人知道他和玉女之事。“金鱼”和“桂丛”都是借代。
整首诗使用了因果关系流水句句法,以及比喻、借代、对比、衬托和双关的修辞语法,想象之中喻实事,戏谑之中有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