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923/50b4efab169abcb4.jpeg)
姓名作为我们每个人的身份标识之一,同时也是父母送给我们的礼物,姓传承于祖先,名寄托父母期望,所以名字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但是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我们知道与我们如今简单构成的姓名不同,古人的名字是有很多讲究的,“姓”、“氏”、“名”、“字”、“号”一个都不能少,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姓”:起源要说到母系社会的时候,那个时候是以女性为部族首领的,男性在部落之中并没有地位,因此由这一个女性始祖诞生的后代都是以这个女性的姓为传承,而上古的姓也大多是以女字旁为偏旁,比如“姬”、“姜”等,传承的是血缘,目的是为了进行区别,“咱们俩是一个姓,咱俩就是一个妈”,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同一部族之间的近亲通婚的现象。
“氏”在早期和姓是两个概念,姓说的是血缘亲族,氏说的就是生活的族群部落了,此时的社会已经过渡到了父系,部落群居不再以之前的同一血缘同一部落的形式,而是随着各部之间的迁徙通婚,一个聚集地会出现不同的姓,这时候人们会以居住的地名、官职名称或者通过皇帝赏赐而得到氏,比如轩辕氏,就是以地名所起。但是在秦汉以后,姓氏就被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概念了。
严格说,前两个符号即“姓”和“氏”都是传承于祖先的,名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标志,是由父母家人为一个人标出的记号和印记,传承的是对这个孩子未来的期望。比如以志向为名,就体现了中国人注重家教、望子成龙的传统。而且这一名字可耳濡目染地起到督促宝宝努力向上的作用,让宝宝从小有一种责任和抱负,并时刻紧记自己的使命。古往今来,以志向扬名是永恒的主题,也是给宝宝起名的首选。当然,国人一贯注重品行,所谓德才兼备,德在才先。因此,以德起名也是一种传统。
国人的姓名,在古代一般都包含姓氏、名字、表号、地望等等。其中姓氏是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一般情况下只能继承。而名字表号则是由父母或自己命名,以示区别。姓氏名字等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人完整的姓名特征,极少出现重复,因而非常科学和富有意义。
“字”这个东西我们现代人已经没有了,并且和名混为一谈,似乎有些麻烦;但是在古代,一个人的字是很重要的,它是在古人举行成年礼的时候所取,和“名”的区别在于,名相当于是古代长辈在孩子出生以后成年以前叫的乳名,而字就是成年之后供同辈之间称呼的名字,一般也和自己的名有关联。不如诸葛亮的名字是一个“亮”字,字呢就取为了“孔明”,与名字相呼应。
“号”是古人为自己取的代表自己的喜好和个性等个人特质,所以和前面的名和字没有关系也没关系,而古人有时认为大家之间互相称呼名字不尊敬,就会用“号”来代替,如果还是不尊敬的话,就会称呼对方的官职。如果要将“号”和现代做一个类比的话,应该就是类似于我们的艺名或者笔名这类的化名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3704923/b468fb6a9e2f26a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