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有些学生缺乏一种用来分析问题并处理其中各种元素的概念结构。教学生思考,包括让他们使用基本概念和体系,观察正在思考的现象,这样他们就形成了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心理机制。
这种心理机制非常重要。我把它比喻成一个“软件”。脑子里没有这样的“软件”,人就没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他就只能做一个“执行者”就是说,眼巴巴等着别人吧问题分析完了,提出了对策,告诉他,他去照着做。目前多数教师的情况就是如此。教师提问,张口就是“怎么办”,说明他已经自觉地把自己定位为执行者。为什么会这样?最大的可能性是,他脑子里没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功能。用我习惯语言来说就是---脑子锈住了。
那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心理机制,这个软件,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呢?
我的看法是:
(1)首先要有分析问题(探究)的欲望。不要小看这一条,多数老师几乎已经失去了这种欲望。他们看见问题就管,很少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这样”,或者他们主观简单地做个习惯性归因(比如“他根本就是想捣乱”),就开始行动了。探究欲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起点,前提和动力,没有这一条,脑子无法启动,就什么都谈不到了。这一关很难过,因为很多人已经形成了“遇事坚决不去深入研究原因”的思维习惯,也就是说,他脑子里没有“探究”软件,却有“不探究”软件,更换这个软件是长期艰巨的工作。
(2)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我看到听到的,到底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哪些是沉余的,哪些是虚假的,各种信息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需要筛选和判断。脑子里没有这个程序也不行。我看教师写的“随笔”,中间往往有大量的次要信息甚至废话,而最需要掌握的信息他却没有注意。这显然不行。
(3)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比如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可能有多种原因,这是基础的专业知识,是每个教师都应该知道的,如果没有这些知识,思路很难展开,也就提不出假设了。
(4)要能提出假设。这是分析问题的必要步骤。假设出集中可能,才好进一步分析。如果上来就有个“标准答案”,那就么没必要再分析了。
(5)推理验证能力。根据事实,对所作假设一个个进行推理和验证,最后初步确定哪个结论接近正确。
(6) 然后就可以提出对策了,即所谓对症下药。
前面属于分析问题,最后一条是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软件”的几个常用“模块”
泰勒说的是学生,为什么我这里说的老师呢?因为现在不会思考的教师正是当年不会思考的学生变来的,而且,身为教师脑子里若没有这种软件,他怎么能教会学生?教师当然没有办法把自己头脑中不存在的知识(广义)奉献给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