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豆先生,是我家那位。一度,我为如何称呼他而发愁。
初识时,别人都称他小孟,我也这么叫他,这一叫就是若干年。有一天,听别人喊儿子为小孟,我恍惚了,愣了片刻醒过神来:儿子大了,小孟这个称呼得传让给儿子了。那,该叫他什么呢?老孟吗?人家虽不算风华正茂,可也没两鬓风霜啊,岁月本无情,我可不能助纣为虐,声声催人老啊。更何况,别人都称他父亲为老孟,咱家一向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称呼上可不能乱了套。称他为中孟?这一称呼不符合名族习惯啊,也很拗口,别说叫了,光想想,便觉发笑。小不能名,老不可冠,哎!夹缝中的中年大叔啊,我该如何称呼你呢?
那就直呼其名吧,连名带姓叫起来,确实顺溜。可是,遇到和他没交集的故知时,人家不知道他的姓名啊,吐个槽显个摆的,需要提到他时,便以“我家的那个人”,或“孩儿他爸”来特表他了。
最直接明了的,还有丈夫和先生这两个称呼,但我从没用过。我总觉得丈夫这词,有些僻冷,没有温度,只适合出现在档案和法庭上。而先生一词,专属于那些雍容华贵的女士、事业有成的白领。我,一普通的劳苦大众,怯怯地不敢享用啊。或许,只是我的思想有些偏见,这还是个习惯问题吧。
爱人,这词不错,当初在日记里甜蜜蜜地用了一段时间。与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久了交道,晶莹透剔的少女心被烟火染得五颜六色,品出了:甜,只是生活的佐料,多了,会腻的。不觉间,就不再用这词了。
爱写写小文章,朝夕相处的他,难免不扯进我的文字中。文字是大众的,而名字则是很私人的,文字中出现了真实的姓名,写起来就有些缩手缩脚了。于是,在我的文中,他是那人,是昕爸,是子皿,是他。对这些称呼,我总觉不满意。
前天,手机上下了个识花的APP,对着植物照一照,名字立马就出来了,试了幸福树、铁线蕨、碰碰香、薄荷、茜之塔,识别率那可是百分百啊!他饶有兴致地也凑上来,我灵光一闪:看看你是什么植物?于是,他笑容可掬地出现在我的镜头,手机识别为豆薯,哈哈!不就是儿子最爱吃的土豆吗?一样的敦厚,好形象哦!行,以后就叫你土豆了。不,土豆太土了,叫土豆先生吧一一土豆穿上西装,洋气吧!
土豆先生,叫得响亮,应得开心,多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