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7980697/909793d188a78621.jpg)
01
公司附近多了几个早餐摊儿,是那种架在三轮车上的简易小摊儿,卖东西的是周围的居民,有一对老夫妻守着卖粥、卖煎包和茶叶蛋;有一个大妈卖蒸包、蒸饺、白煮蛋,后来又来了一家卖汤面、汤粉的小车,以及一家卖酱香饼的年轻夫妻。
这样的规模是经过三四个月发展起来的,一开始这种早餐摊儿并不起眼儿,只有零星的一两家,后来生意渐渐好起来,开始有人排队了,来摆摊儿的人也就多了起来。
虽然品种不多,但周围上班的年轻人都很看好他们,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上班的园区太偏僻了,周围基本没啥吃食,园区唯一的食堂,做得饭菜还又贵又难吃。久而久之,大家宁愿自己从家里带饭,或者点外卖,也不愿意在食堂吃了。
这样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早餐摊儿倒是给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不过一开始,对于这些早餐摊儿,大家是有担心的。担心味道不好,担心被坑,但试了一两次之后,觉得味道不错,一传十,十传二十……到这里买早餐的人就跟着多了起来。
我本不是个爱吃早餐的人,但时常路过总能看到排队,就也加入了这些早餐摊儿的排队大军。考虑到自己摄入的蛋白质不够,这段时间我开始努力吃鸡蛋。
一开始是自己在家里煮白煮蛋,每天早上吃。后来嫌麻烦,也嫌白煮蛋没味儿,就改吃茶叶蛋,正好公司附近的小摊儿上有茶叶蛋卖,两块钱一个,刚好满足我的需求。
于是,我果断转成为那对卖茶叶蛋的老夫妻的常客,基本上只要上班的日子,每天两个,没间断过。
02
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对茶叶蛋改变了看法。
那天坐我对面的小伙子,早上来公司比较迟,睡眼惺忪,一看就像是没睡醒的样子,我正在吃茶叶蛋,便问他:“过早没?”我估摸着他没过早,便顺势将另一个没有动的茶叶蛋递给他,“来,吃个茶叶蛋垫垫肚子。”
小伙子微微一笑,从包里掏出一个小纸包:“不用,你自己吃,我带了两个蛋。”
我本来就是纯客气,被小伙子这样一推辞,我自然乐得安心,继续吃我的茶叶蛋。
因为都在吃蛋,围绕蛋的话题,我们就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哎,你蛋哪儿买的?”我问。
“我自己煮的。”小伙子答。
“哇,你可以嘛。”我一边惊讶于小伙子愿意自己动手煮蛋,一边又对他吃白煮蛋好奇,“煮的白煮蛋?”
“对。”他说。
“我在门口小摊上买的茶叶蛋,还不错,你改天可以试试。”因为觉得白煮蛋没味儿,我热情地把我买茶叶蛋的小摊儿推荐给他。我自己吃着好,自然愿意分享给别人,说完顿了顿又继续说,“我以前也偶尔煮白煮蛋,但后来嫌麻烦,又觉得没味儿,就没折腾了,最近总吃茶叶蛋。”
小伙子犹豫了下:“这个茶叶蛋,要少吃。”
“嗯?有什么问题?”我好奇。
“你知道我爸妈是做早餐的,我以前有段时间没上班的时候就在他们店里帮忙,那会儿才知道茶叶蛋是怎么来的,完全就是用那种专门的茶叶蛋粉子熬了煮出来的,那个成分我都不知道是些啥东西,感觉不是蛮健康。”他说。
“啊,不是吧,茶叶蛋不就是放茶叶、酱油或者调料之类的一起煮出来的嘛,我在家里就这么尝试过,怎么会是用粉子煮的?”
小伙邪魅地一笑:“那你煮的有外面的茶叶蛋好吃吗?”
“那倒是没有。”我努力回忆着,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笑说:“外面买的那些很好吃的茶叶蛋,大多都是粉子煮的,都是科技与狠活,反正我是建议少吃。”
这样一说,我顿时恍然大悟。
03
赶紧去网上查了查,发现各种说法都有,但主要的结论是一致的,茶叶蛋和白煮蛋二者对比,论营养,肯定是白煮蛋更好。再结合小伙子说的,自那之后,我就放弃吃茶叶蛋,转吃白煮蛋了。
但我又担心外面没有白煮蛋卖,于是自己煮了几天。到后面因为早上赶时间,时常忘记,感觉就此作罢了。
只是没过多久,我却欣喜地发现公司附近有个大妈的小摊儿上有卖白煮蛋,就放在整小笼包的蒸笼里蒸的,一问价格,竟然比茶叶蛋还便宜五毛钱,就这样,我成了大妈白煮蛋的常客,如无意外,上班日,每天2个,几乎没有中断过。
一开始吃还是觉得寡淡无味儿,但吃多了,也就习惯了,反而觉得这味道也还不错,干净、卫生、吃的也放心。
由此让我想到,人啊,真是个神奇的生物,不仅性格会变,脾气会变,就连最顽固的吃饭口味也会变。
比如,少时,是最不能闻香菜的味道,觉得这个味道是世上最难闻的味道,但现在个别菜加点香菜,也觉得别有一番风味。
比如,以前是绝对不吃苦瓜,感觉实在太苦,完全无法接受;但现在却发现苦瓜炒肉也是道很不错的菜,吃得也津津有味。
这种感觉,就好以前爱吃茶叶蛋,现在爱吃白煮蛋一样。
变,有时候听上去似乎不好,会觉得不够坚固,不够稳定,不够长情。但实际上,这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世事在变,人也在变,小到口味,大到性格脾性,很多时候“变”未必是坏事,恰恰相反,更能显示出人的适应性和可塑性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