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想法简友广场
研教|《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研教|《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作者: 木槿花等春天 | 来源:发表于2023-10-16 17:04 被阅读0次

      二《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跟着教材学写作

学习目标:

1.通过文章精彩片段,归纳景物描写的好方法。

3.通过片段练习和互评互改,提高景物描写的水平。

【早读】

师:    这二天大家走在校园是不是闻到一股特殊的味道呢?

学生甲:我知道,是桂花的香味,八月桂花香。

师:   你注意桂花的样子了吗?

学生:  真没看到。

师:那咱们今天早上吃完饭,到校园里看看桂花的样子,我们今天作文课要学习写景物。

【上课中】

师:  同学们,就你早上观察的桂花,我们写个小片段吧。

同学甲:老师,几句话都写完了,桂花很香,桂花很小,桂花的颜色是黄色的,其他不知道怎么写了。

师:    这位同学调动了嗅觉和视觉,已经很了不起了,我们看看教材是如何写景的,对我们的写作一定有启发。

活动一、学一点方法(15分钟)

美文呈现1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同学讨论后总结分享

同学1: 这段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启示我们写景要调动各种感官。

同学2: 写作注意一定顺序,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同学3: 不仅写了树,还写了树上的花,树下的草,树间的蜜蜂蝴蝶,启示我们不能光写桂花。

同学4: 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让整个句子很有文采。

同学5: 不仅有实写,还有虚写,写了成熟的果,这是想象的。看来我们写作要实虚结合,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能让文章生色。

教师: 太棒了,同学们由一段文字已经发现了这么多的写作好方法。

教师呈现PPT1:

写景有妙招

调动感官,视听嗅触皆可用

注意顺序,上下左右内外有条理

写出周边,营造氛围,侧面衬托

实虚结合,想象夸张

巧妙修辞,精彩语言

老师:同学们,我们再欣赏一段写景的片段,大家一起探究总结写景的方法。

美文呈现2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宗璞《紫藤萝瀑布》

同学1.这段完全把藤萝拟人化了,它们还会说话,还会争先恐后。

同学2.这段也注意写作的顺序,按照花瀑----花穗----花苞---花朵的顺序,不像我们写作杂乱无章,东一榔头西一棒。

同学3.除过拟人句之外,这段的比喻、排比也很出彩,让整个文章生机勃勃的。

老师总结:

            精彩的拟人描写,让文章活色生香

美文呈现3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茅盾《白杨礼赞》

老师:我们再看看这一段,给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同学1:仅仅写干、枝、叶、皮也能写得这么好,作者很注意写作的顺序。

师:  那你看看好在哪里?

同学2: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是伟丈夫,用了比喻的手法。

同学3:在描写中加入了抒情和议论,明贬实褒,赞誉之情溢于言表。

同学4:把外部形态和内在品质结合起来,实虚结合。写得有深度,不像我们浮于表面。

同学5:表面写的是树,实际写得是人,运用象征手法

同学6:这段文字用了不少否定句,读起来感觉更有味道

老师总结:

先抑后扬、托物喻人

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实虚结合,内外结合,运用象征

课文里有写作取之不尽的好方法,同学们,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运用。

现在通过思维导图或者图示的形式,把文中的好方法总结归纳。

活动二、学生进行练笔习作(15分钟)

要求:300字以上。

评价标准:

1.是否写出景物的特点(2.5分)

2.是否表达作者的情感(2分)

3.是否运用一定的技法(2.5分)

4.是否条理清楚有顺序(2分)

5.是否语言优美感人心(1分)

活动三、学生自评、互评(10分钟)

活动四、根据评改意见再次修改(5分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教|《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lzx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