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860063/ddffa48e3f2fa96b.jpeg)
如果追溯到人类最早期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先祖在河边、森林、青草地和牛羊为伍,以星辰作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那时候的人们眼中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并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事物,就是事物本来的样子。
后来为了方便交流,人们创立了符号、图像、文字,如仓颉造字、伏羲创八卦等,我们开始知道风、雨、雷、电、光、火、石、金、木、水、土等五行、八卦,一切开始具象化、系统化。
知识变成了人类进步的阶梯,时间久了,我们可以把看到的事物表述的多彩多样,甚至天花乱坠。一样事物可以引起若干的疑问和若干的争执,我们开始执着于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和先贤所表述的一切,到最后已经神乎其神,使得一切外化,甚至走向旁门左道,失去了知识最初的意义。
后来老子看到了这点,于是创立新的学说或是说新的表述的方式,他“破象立道”,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他把道定义为宇宙一切的根源,和伏羲的一画开天基本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老子只是为了让大家重新认识事物的本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6860063/1be7858c64033293.jpeg)
但老子怕后人又会执着于道,于是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还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反复强调大家不要“执象”,也不要“执道”,此道非彼道亦是此道,此名非彼名亦是此名,这当中的道理非常玄妙,这个玄妙又不是此玄妙,又是此玄妙,这所有道与名的玄妙和玄妙之中的玄妙是所有妙法的妙门。
所以圣人是给我们一个参照的工具,要我们自己去悟这其中的道理,并告诉我们不要执着于事物的表象。凡事都有对立,凡事都在变化。时间、空间、人物、思维方式,周围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影响事物的变化,我们既要执着又要不执,只有顺应变化,找到平衡方能从容立于天地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6860063/ecae674e68b92f26.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