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齐悦梦想大型社群心情随笔人生百味
《道德经》个人学习笔记(十九)

《道德经》个人学习笔记(十九)

作者: 观心自话 | 来源:发表于2019-03-08 13:40 被阅读6次

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大象,前文有提到“无物之象”,所以大象是看不到的,而又存在的道。执大道来统率行事,则天下归往。万物归往,而不作出伤害万物之事,才能安乐和平。在历史上每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第一任君主做的事就是休养生息。勿使民劳,勿使民伤,是谓不害。不害则天下繁荣安享太平。

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也,曰淡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可既也:这一句总是觉得不通顺,我个人理解应该顺序颠倒一下。“乐与饵,过客止”,这一句放到最后,解释起来就通顺一些。所以道用语言说出来很简单,平淡到尝不出味道,细微到眼睛不可见,耳朵不可闻。但是实际上道虽是无物之象,但它就像悦耳的音乐和香甜的食物,能使过往的人被吸引,停下追逐的脚步,跟随到道上来。道虽无形,无味,但是却实际存在,可吸引天下归往。

三十六:

将欲翕之,必姑张之;将欲弱之,必姑强之;将欲去之,必姑与之:将欲夺之,必姑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强:翕,是合,收的意思。如果要收回来,必须先张开。如果要使其变弱,必须先要使其强壮。如果要使其离开,必选先要接近。如果想要夺取某物,必须先给予他。这些道理和智慧看似晦暗不显,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光明大道,也就是柔弱胜强的道理。这段话是一个相对论的问题,同第二章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矣”一段是相同的意思。没有张就不会有合,没有强就没有弱,没有接近就不会有离开,没有给子就无法夺取。一旦离开道,离开一,就有了相对,是以道生一,一生二。要想回归大道,就不能有分别心,天下为一,万物为一。所以得“道”就是求反,从极端返回原点。凡事不可过,物极必反是道。而在极之前,人为地去求反,便是顺道。柔弱到极点就会迎来新生,刚强到极点便是死地。所以柔弱得生,刚强得死,生胜死,故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这些隐藏的道理就像鱼儿不能离开水,国家的有效手段或是强力武器不能拿到明面上给别人看一样。鱼儿不离水,是谓藏于水。鱼儿离开水便是明,明则死。国家要把有效手段或是强力武器隐藏起来,表面上以柔弱示人。虽看似柔弱,实则内里刚强。

相关文章

  • 《道德经》个人学习笔记(十九)

    三十五: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大象,前文有提到“无物之象”,所以大象是看不到的,而又存在的道。执大道...

  • 天道无亲 恒与善人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原文: 1、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2、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

  • 不敢为主 不敢进寸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全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

  • 见素抱朴

    ——《道德经》学习笔记 (图片来自网络,致敬作者) 第十九章原文: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

  • 以百姓之心为心

    ——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全文: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

  • 《道德经》个人学习笔记(二十九)

    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其祭祀不绝:如果善于建立德行就不会被拔除,如果善于抱守道则,就不会被脱离。...

  • 每日学习分享

    5-90/Day51/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3.7/个人成长篇】《道德经》第十九章 【一】学习...

  • 重积德则无不克

    ——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五十九章全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sè)。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

  • 夫天下神器也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二十九章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为者败之,执者...

  • 分享功能 可以在这里找到哦

    Android学习笔记(十九)分享简单数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个人学习笔记(十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slh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