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63178/013fc41bfc78cd60.jpg)
引言:古埃及的人认为,地球是圆的——如你所知,这是事实
古希腊人却认为,地是一块平板,放在了大鲸鱼的背上,鲸鱼背一痒,就要乱蹭,然后就闹地震……
培根先生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最近在读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我发现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一年半载”是无法解决的,往小了说是中国文化,往大了说是人性所使。你处在什么样的环境,必然会受其影响,比如职场当中的勾心斗角,恋人的小肚鸡肠,朋友的负能量抱怨,都会让你产生改变。
假如你要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那么就像一匹千里马在驴群当中,吃不到食物不说,更容易被踢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性格,只是在融入群体当中,掩盖了自己的光辉,变成了“乌合之众”。
一
其实这件事情说起来,也没那么严重,现在的社会是凸显个性的时代,在追求同频的同时,我们也都更愿意欣赏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其中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怎样去看待这个世界。
你是什么样的,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在成人的世界里,从来就不是什么非黑即白,更多的潜规则都是灰色的,看起来非常矛盾,不分对错,其重点在于,你如何去选择那个合适的“度”。
比如引言中罗素先生说:不能因为那样就认为埃及人聪明,希腊人笨。埃及人住在空旷的地方,往四周一看,圆圆一圈地平线,得出正确的结论不难。希腊人住在多山、多地震的滨海地区,难怪要想到大海、鲸鱼。同样是人,生在旷野和生在山区,就有不同的见识。
大环境使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原生家庭,我们更愿意去相信自己熟知的事物,也潜移默化的应用着大环境给你禁锢好的思维模式。所以我们说,你自己是什么样的,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比如西游记大家都知道,一开始如来佛祖把孙悟空拍在五指山下,那你说佛祖到底是损失了一只手,还是搭上了性命,还是什么都没有损失呢?(我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分析说,西游记里面有讲到如来十大弟子念转生经的片段)
那么这段分歧,说法各异,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猜想。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件娱乐的事情,那么茶余饭后说笑而已;有些人个性一定要争出谁对谁错,那么就会去查资料死磕,这其中,肯定会有些人从不相信你的资料,而只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由此我们得知,每个人的个性是不一样的,那么看待一些事的原则也是不一样的,你没法改变别人,也同样不必去改变别人。
有一次我和同事吃饭在聊夸父逐日的故事,我说自己曾经看到一个版本说的是,夸父和愚公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族群,他们因为与其他的族群对抗失败了,所以对方编出这样的故事,以嘲讽对方。
同事听完拍拍手道:这个故事不错,下次培训的时候可以用上。
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之处。
二
上面我们提到了人们各不相同,在群体中我们融入其中,而有些人却愿意“崭露头角”,你没办法去改变谁,也无须改变。
下面我们说说不同人造就了自己的世界,前一阵子读心理学案例的时候看到,我们所谓的吸引力法则都是自己的性格所造成的,是你使你的世界变成了这个样子。
有一个女性,她的老公经常家暴自己,苦不堪言,要说命苦的是她连续换了三个老公,全都如此。后来经过心理学老师深度了解后发现,她后来找的老公一开始都是特别温顺的,可是后却“性格大变”。
这是因为,她个人性格的原因。有一次她们夫妻两人在做菜,因为切菜,她就对她老公大喊大叫:你为什么总是不这样做呢?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你是不是要打我?如果你是个男人你就打我啊?怎么?不敢么?你打我啊?你是不是要打我?
经过多次的心理暗示之后,她的老公终于被培养成了一个家暴男。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上学的时候我有一个学弟,因为家庭的原因导致自己比较自卑,同学们都不喜欢他,经常欺负他。因此学弟更想去表现自己,经常“跪舔同事”,有事没有都给同事帮忙,打水、去饭堂带饭、去超市带零食。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什么?
同学们都觉得学弟是一个好欺负的人,因此也更愿意让这位免费的“跑腿哥”去跑腿,所以就形成了一个标签,他明明做的很多,却不受人重视。
所以我们说,你是什么样的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就算自己离开了这个环境,跳到其地方一样如此。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段子:一位华为的员工觉得,华为现在很迷茫、没有前途,公司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所以准备跳槽去阿里。于是向阿里的朋友打听情况,阿里的朋友说,阿里的领导层水平太差,基本都靠马云,马云一松懈公司全完蛋,他自己都准备辞职去腾讯了,于是又给腾讯的朋友发微信,腾讯的朋友说,现在公司加班超级厉害,管理层太狠,业绩压力大,晋升困难,听说百度很轻松,而百度的朋友说自己打算去华为…
很多人以为换个环境就会变好,而实际上,你今天的逃避,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三
在接下来我们说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世界。
昨天一个朋友去办理信用卡,他说银行的人一开始叫他哥长哥短的,没到一个小时就小王小王的叫,很是不爽。后来他自己跟我说:其实也无所谓,他为提成,我为卡。
这个心态很好,可也看得出其互相的关系,也就只是停留在办卡与被办卡者之间。
前几天在群里,我看到一个朋友抱怨自己的公司勾心斗角太多,工作太累。询问之下我发现,这是由于过分解读导致的,这个人生性敏感,一直秉承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原则。因此同事们跟他沟通的时候,他就会觉得对方话里有话。
采购的领导又在拉拢自己,销售的领导又在会议上挑事儿,运营的领导总是高高在上,而自己部门的领导却常常一言不发,得谁夸谁。他说,还从来都没见过这样复杂的公司,最近身体感觉非常不舒服,可能要准备离职了。
后来我又问他之前的工作如何,在回忆中,我发现,他之前的工作也大多如此,三个人的团队勾心斗角,两个人互相争宠,领导经常坑害自己…
不用说,我们也知道原因是为何。
自私的人看到的世界就是自私的,经常撒谎的人看到的世界是充满欺骗的,努力的人看到的世界是到处都是努力的人,有想法的人看到的世界便满是机会。
这这些的世界所呈现的,就是他们的内心本身。
四
后来我想了想,如果想要世界不再复杂,就一定得树立正确的个人原则啊,否则害人害己,身在制造痛苦之中却从未发现。可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无为之治,无欲无求。
现在大多的人是没有信仰的,好奇心使我们对什么都感兴趣,可在充满羡慕的同事又什么都不愿意去做去尝试,这样的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
在找了几个人聊完之后我发现,“无为”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式。当你被社会磨平了棱角之后,你就会深深的陷入人群当中去。就像我们之前所说,学习也好追剧也好,背后的根本是为了追求认同,当在朋友圈默默的发出这些的时候,可能想的是树立个性,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最终却依然成为“乌合之众”。
就像羊群效应一样,你紧紧的跟随者头羊不自知,回头看看,却以为自己是头羊。
我想,要想过的更好,还是要有积极的价值观的,或者积极的热爱生活,就像我们公司的班车司机刘师傅,当你跟他打招呼的时候,他永远都跟你说早,当你下车说刘师傅再见的时候,他永远热情的微笑的跟你说回见。
哪怕,你叫错了他的姓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