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淮

作者: 韩珠儿 | 来源:发表于2023-12-11 09:57 被阅读0次

【宋】陈师道

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

鸟飞云水里,人语橹声中。

平野容回顾,无山会有终。

倚樯聊自逸,吟啸不须工。

诗词赏析

首联中就将一种轻快的笔调体现出来: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虽然已经到了冬天,但天气却很暖和,初日朗照,潮水已退,旅途可顺风顺水。句中的“暖”“日”“回”“下”几个字,都体现着一种明朗的情感色彩。天气好,潮退风顺,对于一位泛舟远行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期盼,也是最有利的一个客观条件。所以从首联明朗、温馨的画面中,我们便可以体会到作者开朗轻松的心情。

作者在行舟的过程中,具体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颔联中比较具体的描写:鸟飞云水里,从语橹声中。云水相接,鸟儿轻快地飞翔在这云水之中,周围一片静谧,时不时可以听到人语夹杂着橹声传来。作者从视觉与听觉两个角度出发,对画面进行了裁剪,让画面拥有丰富、灵动的特点。

前一句于开阔中见微小,云水之状、飞鸟之形皆能尽显眼前;后一句于静谧中见恬淡,橹声之密、人语之疏皆能尽听于耳。这样的情景,仿佛是仙境,但却又真实鲜活,它将明朗轻快的诗风,渲染得更加饱满浓郁。

颈联有虚与实的结合,将作者行舟时所产生的感想表达出来:平野容回顾,无山会有终。放眼望云,整个平野开阔又平整,可以使得人的视线放至最大。这里没有山,虽然不是故乡,虽然没有让人追寻的林泉之胜,但想一想会发现,人终将会有一老,终究要回到故乡,所以也不会一生都云奔走天涯。

颈联的两句表现看依然是在写“泛淮”之所见,但实则其中却饱含着作者更多的情感。“容回顾”让作者从泛淮之所见,想到了自己的故乡; “会有终”是作者在想到故乡后,所道出的感悟。

颈联虽然表现思乡之味,但它在尾联中又被及时冲淡:倚樯聊自逸,吟啸不须工。倚着船随意吟啸,心情很是舒畅,也不用在意诗句的形式是否工整了。“自逸”“吟啸”“不须工”几个词将作者怡然自得、完全置身于途中美景,完全沉醉于吟啸中的那种潇洒‘闲适的形象充分地呈现纸上。

陈道师,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我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江西诗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这首诗写于陈师道38岁时。当时的作者因为私自去送被朝廷谪贬的苏轼,从而受到牵连,断送了“升职”的机会。陈师道由徐州教授移为颍州教授,在泛淮赴颍的途中,作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感染人心的五言律诗。

相关文章

  • 淮雪(5)

    06 淮淮觉得自己沦陷了,她似乎真的喜欢上了雪酱,可雪酱呢,他对自己也同样有意吗?淮淮无法确定。 淮淮的时间被雪酱...

  • 蚌埠行

    蚌珠迎宾 望淮塔 望淮塔 望淮塔 接瓜瓜回家

  • 灯火处•第六章 见过

    景淮斜睨一眼,并未理睬 那群女生似乎来了劲 “景淮,你好帅啊” “景淮,我想做你女朋友”“景淮…” 景淮眸子暗了几...

  • 水的故事 一路向东 有来无往 蜜蜂样的惆怅 走不出你的胶着 灵魂没了主张 你眸子的幽蓝 深沉得像一湖碧水 融化成诗...

  • 诉衷情令•和友夜游湘江

    夜凉如水泛秋波。宴罢醉游河。流殇远客初意,风急少船歌。 淮泗上,共蹉跎,酒消磨。热呼同伞,雨怖同舟,不诉离珂。

  • 无题

    老在客乡望在楼, 故人相问自淮州。 一十八年如半梦, 蜃景邈邈无处求。 独对斜阳寻旧忆, 浮烟幻月泛扁舟。 归意又...

  • 我曾喜欢过的每一个你

    余淮,余淮,余淮, 耿耿,耿耿,耿耿, 不是耿耿余淮, 是最好的我们。 和你们一样,在追《最好的我们》,被人问起,...

  • 泛、泛

    恨你就好 为何入骨 相思才入骨 恨你绝不入骨 都说相思苦 只和记忆中的人相处 我说相思苦 一日如三冬 春是暖夏是凉...

  • 淮诗 | 初宿淮口

    初宿淮口孤舟汴河下,去国情无已。晚泊投楚乡,明月清淮里。汴河东泻路穷兹,洛阳西顾日增悲。夜闻楚歌思欲断,况值淮南木...

  • (一) 我叫淮林,淮安的淮,林木的林。 有段时间,当虎子、明哥儿和淮生他们在外面玩的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泛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fm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