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周五,上午参加区级十三五个人课题的校内开题,学习到几位老师的开题报告,于是,围绕课题研究,也有如下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为什么要做研究?
从业教师有专业技术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本然需要做研究。一边教学,一边教研。一边教研,一边教学。
二、怎样做研究?
那么,教师要怎样做研究呢?
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困惑,生成问题,再将问题提炼成课题,围绕课题进行研究,便是教师做研究的重要而又基本的路径。
三、怎样做课题研究?
结合教师做课题研究的实际,关于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有一些需要规避的做法,还有一些需要提倡的做法。
(一)忌:重两头,轻中间。
因教师工作内容的多元以及工作任务的繁重,现实中,围绕课题研究,开题先忙一阵儿,结题再忙一阵儿,中间几乎不关注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恰恰是课题研究的大忌。因为,做研究本意是为解决真问题,如果过程缺位,则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也就使得课题研究无所意义。
(二)宜:立足课堂,关照研究。
那么,究竟该怎样关注过程呢?
宜立足课堂,关照研究。此话怎讲?
1.申报课题,紧紧围绕课堂教学。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再提出问题,为课题形成提供了准备。
在撰写课题申报书时,还需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比如,课题研究目标,必须有指向课堂教学的显性目标;课题研究内容,必须有指向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课题研究办法,必须有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办法……
为何要这样做呢?
就是为了在课题获准立项,按照申报书展开研究后,会不停地、主动或被动地指向课堂教学,从而避免在实际教学中几乎遗忘课题的存在。
以丁维维老师的课题为例,需要在课题申报书中,就预设好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识记英语词汇的具体做法,以便供日常教学使用,并使经历一个研究阶段以后,指向研究效果的对比研究能有法可循。
2.展望成果,着力凸显借鉴价值。
当我们专心教育教学,甚至醉心教育教学,在不经意的日常中,总会与一些小惊喜、小感动不期而遇。
吴莹莹老师虽才工作第二年,但已在教学中,发现英语作业创新的内容与形式,可使学生脸上有更多灿烂的笑容。当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环保材料,在课堂上用其做成各种服装,再登台用英语和肢体动作进行展示……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心底的新奇、喜爱,还有,自豪!
还有一些其他的,但皆都围绕英语作业展开的尝试,让年轻的莹莹老师尝到了因改变而带来的甜头,于是,由此形成的关于英语作业创新的实践研究课题就这样应运而生,并自然而然获准区级立项。从此,莹莹老师的研究将进入更加规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研究者需要继续借助每日教学,探究更多创新的英语作业形式和内容,并在对学生学习效率提升的作用可见之后,将其固化,形成研究成果,使课题的研究成果无论是对学科建设,还是团队建设,都能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参考,也就是说,课题研究要始终指向师生日常,聚焦学科教学,提升课题研究的普适性。
被教科室曹方邀请参与校内的课题开题,在活动中,向开题的吴莹莹、丁维维以及曹方三位老师学习到很多,也从同样作为答辩专家的王晓燕、李高淼两位的点评中学习到很多,特此感谢!
再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个人对于课题研究的一些想法,希求教于大方,愿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