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
许浑
结束征车换黑貂,灞西风雨正潇潇。
茂陵久病书千卷,彭泽初归酒一瓢。
帆背夕阳湓水阔,棹经沧海甑山遥。
殷勤为谢南溪客,白首萤窗未见招。
【注解】
1. 东阳:即东阳县。今浙江省辖县级市,由金华市代管,地处浙江省中部;会稽山、大盘山、仙霞岭延伸入境,形成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的地貌,地势东高西低。
2. 于明府:即于兴宗,于志宁侄子。生卒年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以荫入仕。敬宗宝历二年(826)为东阳县令,宣宗大中七年(853)前后,以御史中丞守绵州刺史,后转洋州刺史,累官至河南少尹。兴宗能诗,与当时诗人如刘禹锡、方干、李朋、李汶儒等人均有交往酬和。其为绵州刺史时,曾登越王楼赋诗寄朝中诸友,一时文士如李朋、杨牢、薛蒙、李邺等十余人皆有和作。
3. 鄂渚: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隋置鄂州,即因渚得名。世称鄂州为鄂渚。《楚辞·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欵秋冬之绪风。”王逸注:“ 鄂渚,地名。” 洪兴祖补注:“楚子熊渠,封中子红於鄂。鄂州,武昌县地是也。隋以鄂渚为名。”
4. 故林:故乡的树林。比喻故乡或家园。唐杜甫《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宋王安石《欲归》诗:“緑稍还幽草,红应动故林。”明宗元豫《早春送李季子南游》诗:“云山正好来新句,春月初明别故林。”、
5. 征车:远行人乘的车。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别袖拂 洛水,征车转 崤陵 。” 明文徵明《马上口占谢诸送客》诗之九:“立马双桥日欲斜,沙尘吹雾暗征车。”
6. 黑貂:指黑貂制成的裘。清黄景仁《骤寒作》诗:“去冬途中敝黑貂,今秋江上典鷫鸘。”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九五:“不信古书愎用之,水厄淋漓黑貂丧。”
7. 灞西:灞河西面。灞河发源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灞源乡华岔村西部。
8. 潇潇:风雨急骤貌。《诗·郑风·风雨》:“风雨瀟瀟,鷄鸣胶胶。”毛传:“瀟瀟,暴疾也。”明王錂《寻亲记·修筑》:“雨瀟瀟似银烛千条,泻平地顿成沧海。”
9. 茂陵: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汉初为茂乡,属槐里县。武帝筑茂陵,置为县,属右扶风 。诗中是许浑自比。
10. 彭泽:县名。汉代始设。在今江西省北部。诗中代指于明府。
11. 湓水:今名龙开河。源出江西省瑞昌市西清湓山,东流至九江市,名湓浦港,北入长江。
12. 甑山:即西甑山,位于今浙江省东阳市城区西南,从永康市和尚石岭延伸入境,山顶孤石似甑,方位在西,故名西甑山。
13. 南溪:即兰溪,兰溪县和东阳县比邻。诗中代指于明府。
14. 白首:《冯唐列传》: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遂字王孙,亦奇士,与余善。荀悦《汉纪》曰:“冯唐白首,屈于郎署。”
15. 萤窗:晋人车胤以囊盛萤,用萤火照书夜读。后因以“萤窗”形容勤学苦读。亦借指读书之所。明王錂《春芜记·献赋》:“不负萤窗十年相傍,浑一似趁 龙门 逐桃花浪。”
简译:
于兴宗罢东阳县令归故林在宝历二年(826年),此诗当作于大和元年(827年),时许浑北游塞上方归。
我结束游历换上了黑貂制成的裘衣,因为灞西正是风急雨骤。(此联写许浑自己游历方回)
我在茂陵久病只能以书为友。你解任刚回彭泽也唯有以酒为伴。(此联写许浑和于明府相互思念之情)
我不分昼夜地乘船赶到很远的湓水,你乘船经过滔滔的大海离甑山也越来越远。(此联写许浑从灞西赶往鄂渚,于明府从甑山赶往鄂渚,二人急于相见的迫切之情)
好像为了让我殷勤地等待着为你送别似的,我萤窗苦读到头发变白也未能入仕呀。(此联是许浑对自己屡次应试未能及第的自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