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闻其名号丨净土宗正依三经的内容梗概——净宗师父

闻其名号丨净土宗正依三经的内容梗概——净宗师父

作者: 7aef62788ab1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21:06 被阅读29次

净土宗正依三部经为:《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我们学习净土教理,对这三部经的梗概应该熟悉在心,最好这三部经能读得比较熟。这样,在讲《阿弥陀经》的时候贯通三经来解释,大家就不会觉得陌生了。

净土宗正依三经概说

净土三部经:第一部《佛说无量寿经》,第二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三部《佛说阿弥陀经》。

1.《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是说什么内容呢?主要说了两重因果,法藏比丘发愿成佛是第一重因果,十方众生念佛往生是第二重因果。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为因,经过兆载永劫的修行,成了阿弥陀佛,成就极乐净土,极乐净土如何清净庄严,这是卷上的内容,是第一重因果。接下来说明,众生怎样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极乐世界殊胜的果报,如何一生补处,如何供养他方诸佛,这是第二重因果。

这两重因果是互相依靠的,有了法藏比丘发愿成佛的第一重因果,才有众生念佛往生的第二重因果。

这两重因果都是以四十八愿为中轴。所以,不论法藏成佛,还是众生往生,都是依据四十八愿,因为这是一体的,就如同第十八愿所说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当中,法藏成佛的因果含在“不取正觉”四个字当中,众生往生的因果含在“若不生者”当中。“若不生者”和“不取正觉”是同时完成的:法藏成佛,一方面完成了法藏菩萨的正觉功德——无量光寿的佛身和极乐世界,同时完成了众生的往生。

这就成为净土宗根本教理的依据。

两重因果讲完之后,释迦牟尼佛就有个交代,说极乐世界这么容易往生、这么殊胜,大家在娑婆世界不要再做造罪造业的事情,不能“共诤不急之事”。“世人薄俗,共诤不急之事”,沉溺在三毒五恶当中,所以劝止我们;也是让我们了解自己的根机,要戒止三毒五恶。

三毒五恶讲完之后,接下来是“现土证诚”。释迦牟尼佛把阿难叫到旁边说:“阿难,你想不想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啊?”释迦牟尼佛了解阿难的心,这么一问,阿难说:“我愿意见啊!”

佛对阿难说“汝起”,阿难赶紧起来把衣服整理整理,向西方一顶礼,释迦牟尼佛马上就展现出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大众都看得很清楚。

“阿难,你看清楚了吗?”

阿难说:“我看清楚了。”

佛又问:“弥勒菩萨,你看清楚了吗?”

弥勒菩萨说:“我看清楚了。”

“你看,极乐世界有胎生,有化生,你看清楚了?”

“是的。为什么有胎生、化生呢?”这时候就分别了,为什么胎生,为什么化生。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就讲述两种往生:胎生是因为疑惑佛智,化生是因为明信佛智。然后交代弥勒菩萨,应当明信佛智: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佛陀把这句话交代给弥勒菩萨。整部《无量寿经》最后的付嘱是:不要进入胎生,要得大利无上功德;那就要明信佛智,专修念佛。

这是《无量寿经》的大概。

2.《观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是最情节化、最有戏剧特色的,也和我们凡夫的生活非常贴近。

故事缘起于韦提希夫人,她是国太夫人。她的儿子阿阇世王因为受到提婆达多的教唆,贪图王位,囚杀他的父王频婆娑罗王,同时对他母亲也行大逆不道之罪,把韦提希夫人关在后宫当中。

这件事情就是所谓宫廷政变,能集中反映人性的弱点。为了权力、金钱,父子这种人间最亲爱的骨肉关系都破裂了。

韦提希夫人遭此人生巨变,内心非常痛苦,所以她在牢笼里就遥向世尊的方向顶礼:“我太苦了!世尊能不能派弟子来看看我?”释迦牟尼佛有神通,知道韦提希夫人心中所想,就来到王宫当中。

韦提希夫人见到释迦牟尼佛,就悲泣、哀号、顶礼,说:“娑婆世界太苦了!”那时她就想到修行了,要解脱了,所谓“以苦启觉”,她说:“我愿意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请世尊告诉我怎么修行。”

以此为开端,释迦牟尼佛讲了十六观。这十六观有三个内容:前十三定观,观日、观水、观地,观宝池、宝树、宝楼等,一直观,这是定善观,定善就是禅定当中所修的善;第十四观和十五观就是散善,第十四观是大乘善法,第十五观是小乘善法以及世间善法;第十六观就是下辈三品往生,就讲的念佛。

所以这十六观包含三个内容:定善、散善、念佛。

所以,《观经》是针对特殊场景所说的,也就是针对阿阇世、韦提希这么一个背景。阿阇世受提婆达多教唆,杀父囚母,犯了五逆罪,罪业是很重的;而韦提希夫人也是代表了所有凡夫众生,凡夫众生的典型特色在她身上都能反映出来。依这样一个背景讲的这部《观经》,是很有说服力的。

应着韦提希夫人的请问,世尊就讲了十六观,就是定善、散善和念佛。到最后付嘱阿难的时候,定善观没有付嘱,散善观也没有付嘱,只付嘱念佛: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把念佛法门付嘱给阿难。

这是《观经》的大概。

3.《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是由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的。

释迦牟尼佛对着舍利弗尊者以及在场大众,先是赞叹极乐世界的庄严,然后劝导众生“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如何往生呢?少善根福德因缘不可往生;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日七日,一心不乱,决定往生。

这样的法门,如此容易、殊胜、超越,众生难以相信,所以十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证明一定往生。

最后,释迦牟尼佛和诸佛互相叹难劝信,说:“这个法门太难得、太稀有、太难信,汝等众生应当信受。”这样结束全经。

这是净土三部经大略的内容。

我们学习净土教理,对这三部经的梗概应该熟悉在心,最好这三部经能读得比较熟。这样,在讲《阿弥陀经》的时候贯通三经来解释,大家就不会觉得陌生了。

▍摘自《阿弥陀经讲记》

相关文章

  • 闻其名号丨净土宗正依三经的内容梗概——净宗师父

    净土宗正依三部经为:《佛说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我们学习净土教理,对这三部经的梗概应该熟...

  •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71)

    净土宗基础知识讲座(71) 第七十一讲《净土三经》小结 这段时间我们把净土宗正依经典《净土三经》按释迦牟尼佛说三部...

  • 净宗师父——【第十八愿的重要】3

    二、净土宗立宗根本 第十八愿是我们净土宗立宗的根本。没有第十八愿,谈不上净土宗。 净土宗正依经典有三部:《佛说无量...

  • 元音老人开示~净土宗

    净土宗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普被三根,圆该八教。盖心即土、土即心,心外无土、土外无心,故经云:欲净其土,先净其心;...

  •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无量寿经》4

    《净土宗精要法语解》《无量寿经》4流通文·念佛大利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

  • 学佛就是学“慈悲”

    《观经》言:“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观经》就是《观无量寿经》,是净土宗正依经典之一。所谓“正...

  • 《观无量寿经》在历史上有几种名称?

    《观无量寿经》是净土宗正依经典的三部经之一,与《无量寿经》有表里的关系,所以讲解《无量寿经》之后,也必须接着再讲解...

  • 净土法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文章主体内容摘录自网络) 净土宗的正依经典为三部经书——《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简称《...

  • 净土三经宗旨初探

    净土宗有三经、五经之说。净土宗原有三经,即《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佛经》。清朝咸丰年间的魏...

  • 净土三经宗旨特点初探

    净土宗有三经、五经之说。净土宗原有三经,即《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佛经》。清朝咸丰年间的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闻其名号丨净土宗正依三经的内容梗概——净宗师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vg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