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教来阐述寂寞是人最美的享受

作者: 媚影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17-03-21 17:59 被阅读18次

曾有个人问我:什么是做梦?我大吃一惊,这世上哪有人不做梦的,不做梦的只有两种人,一是智人圣人,另一种是愚人。而这个人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家庭很和睦,也很富足,还经常帮助邻居。

无疑,他是一个大智若圣的人,心里有很强的善念,不为凡夫俗念所羁绊,因为这些,他晚上不做梦,也就是潜意识里无欲无求,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也就非常幸福满足了。

梦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要做的,白天人是靠眼睛,耳朵等身体感官来感受这个世界的,到了晚上,人脑大部分细胞都处于睡眠休息状态,可是仍有一部分脑细胞在活跃着,这时是人的第六意识就产生了。

人的身体感官例如眼睛耳朵所感受的的东西叫知性。当我们一觉醒来,第一个知性眼睛看到的东西,这个就叫睡醒了,接着,我们会考虑这个东西有什么意义,这个就叫思想。这个思想叫妄想,也叫浮想。妄想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我们的知性会感受妄想,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正在消逝,未来的还没有来到,常常这样体会,人心会很宁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灵。

世上妄想多,但有“觉”的人少。什么是“觉”,就是当你在宁静空灵的时候,你的知性感觉到了一个思想,并彻底想明白一件事,那么这就是你的“觉”。觉是比较高智能的思想,这时觉也叫智能或者叫般若。

佛教里有一句话:香象渡河,截断众流。比喻人的觉会给人一种勇气。香象是象王的意思,普通的大象有两根象牙,而象王有六根象牙,身躯也比普通大象大的多,象王经过河流时,会用巨大的身躯截断河流而过。人的觉比妄想高级的多,而当你达到觉的程度,你的觉会带给你思想的勇气,就像香象截断河流的勇气和力量。

但是要达到觉的程度,就得渡过心灵宁静空灵的境界,也就是进入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境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这是唐代大诗人陈子昂的一句诗,在天地之间,独自一个人流下眼泪,这不是痛苦的眼泪,也不是喜欢的眼泪,而是处身天地,与世界合一的喜悦,此时的你,没有了身体,没有了浮躁,没有了杂念,而进入了一种空灵的舒服境界。

于我而言,达到空灵的境界,实际上往往是在一个人寂寞的时候,这个时候,人们往往内心宁静,可以与自己心灵对话,可以扪心考问人生,这也就是佛教常说悟道的时候,其实寂寞的时候往往是开启人生智慧的钥匙。浠水文

相关文章

  • 从佛教来阐述寂寞是人最美的享受

    曾有个人问我:什么是做梦?我大吃一惊,这世上哪有人不做梦的,不做梦的只有两种人,一是智人圣人,另一种是愚人。而这个...

  • 孤独群体

    人类终究是一群孤独体 从你作为一个个体来到这世上 就注定你将一人独自离开 从最开始的害怕寂寞 到接受孤独 再到享受...

  • 寂寞是种享受

    我大多时候,喜欢安静。读读书,看看报,这个习惯保持多年。 有时候也感觉挺寂寞的。 不过,这种感觉稍纵即逝,更多时候...

  • 佛教阐述的概念法

    《阿毗达摩讲要》 概念法 阿毗达摩是以分析究竟法为主的,讨论的范畴属于胜义谛(究竟谛)。但是在讨论究竟谛之前,让我...

  • 懒猫白话——成长(一)

    日更文章 我妈说,猫是最享受寂寞的。我呢,恰好是只猫。至少我的外表完全是只猫。 享受寂寞,听起来不错。要是我妈没把...

  • 【阅读】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一书随感

    上周开始读南师的中国佛教发展史略,书里阐述了从佛教在印度产生的文化背景到佛教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发展脉络,再到二十世纪...

  • 成年人的孤独从享受寂寞开始

    孤独好似一品芳华的酒让人回味无穷,长斯短忆无穷矣,短忆相思无穷极 孤独好似良辰美景的夜让人流连忘返,郁结于心久独孤...

  • 2020-06-09

    是不是一个人比较寂寞的话,最容易被渣渣乘虚而入啊? 说实话我觉得寂寞的时候就应该好好享受寂寞,我是一个很愿意跟自己...

  • 一个人,一首歌

    孤独是一群人的狂欢,狂欢是一个人的寂寞。 特别享受独处的时光,一个人以最喜欢最舒服最放松的方式,享受那一抹美好的时...

  • 高峰体验@国画中的莲花

    莲花在佛教中是神圣洁净的圣物,在人们心中是真善美的化身,莲花从其出自淤泥却不染,最后花开成莲的过程也暗合了佛教中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佛教来阐述寂寞是人最美的享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nvg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