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人】孙华斌
【打卡书籍】《大地中国》韩茂莉 著
【打卡章节】近现代——守江必守淮
【阅读用时】30分钟
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核心的北、南两大政治地域,而南北交战的点便在江淮地带。这不是因为当时的人就意识到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分界线,而是因为无论从文化序列、还是经济发展进程来看,淮河流域都与长江、黄河流域不同,总的来看,这一地区经历了从文化独立到经济边缘的变化历程,正是这样的变革,导致南北之间的战场从长江一线转至淮河一线。
先秦时期,有江、河、淮、济“四渎”的理念,也就是说四条河流各独出其所而入海,此时的淮河流域地位与黄河、长江一样,具有十足的地区独立性。这可以从淮河流域重要的史前时期考古文化——青莲岗文化看出来,青莲岗文化不仅形成了独立的分布空间,而且具有独立的文化特征。周公辅政期间淮水上游出现了诸侯国,淮河中下游的土著与部分东夷结合,构成了被中原称为淮夷的文化人群,是立足于淮河流域、独立于西周之外的重要势力。
而其文化得以独立离不开地理基础。《禹贡》记载“淮夷蠙珠暨鱼”,说明淮夷所在之处水环境十分突出;《禹贡》也说徐州的土壤属于坟土,这类土壤积水,但水退之后仍然可以选择性地发展农业,这是与黄河流域不同的土壤环境。所以中原王朝对淮河流域的控制,在政治、军事征服的同时,还存在环境适应问题,这使得淮河流域在相当长的时段保持文化的独立性与空间的完整性。
春秋时期,长江流域的楚国和吴国挡住了中原政权南下的步伐,淮河流域开始处于长江流域政权的边缘。新莽时期至东晋,黄河数次决口,长期泛滥于淮河流域,不仅中断了该地的农业发展,还加强了其边缘区特征。随着唐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向长江下游地区,淮河流域边缘性的地位基本成型。其边缘性特征,不仅由于其介于长江、黄河两大区域之间的地理位置,也与自身的地貌特征有关,淮河流域南北两侧,与长江、黄河几乎没有完整的分水岭,其中下游地区为平原,没有自然地物界分江淮、河淮。
淮河流域地理边界条件模糊,若将这里作为政治空间,几乎没有可以依凭的天然屏障,这样的地理形式不仅不具备古人所强调的形胜理念,而且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无论是黄河还是长江,都可将其看作本流域的自然延伸部分。当代地理学用淮河界分南北,而事实上,从政治、军事着眼,淮河流域属于真正的不南不北之地。不南不北的地域特征,使得它既是南北政权的缓冲地带,也是双方交战的战场。以黄河、长江流域为各自中心的地区,不仅在地理上构成了两大区域,政治上也往往分为两大集团,每当南北政治集团分裂时,交战地自然就在不南不北的淮河流域。
由三国时期的曹魏和孙吴之间的战争,东晋、宋、齐、梁等与北方政权的抗衡,最终形成“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可复保”的结论,也就是南北交战,若淮河流域在南方政权控制中,则南方获胜可以实现南北政权分治;若淮河流域在北方政权手中,则获胜后的结果是南北统一。“守江必守淮”,是古人形成的结论,它几乎成为后世军事战略的主旨。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投入兵力最多的淮海战役依然验证了了这一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赢得了这一战事,不仅打破了蒋介石划江为界、建立又一个南北朝的美梦,而且随着淮海战役的胜利,渡江南下,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也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从战略角度审度,淮海战役是决定中国革命成功与否的关键之战。
淮河流域地处四战之地,不是因为险,而是因其属于长江、黄河流域的自然延伸地带,不南不北,南北互相以淮为屏障,一旦交战,关键地带不在于河,也不在于江,只在于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