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室一共4个检查室,却得每天接待三四百号病人。科室的师姐们每天光看图诊断就够她们忙的了,所以在功能科,极其缺人,所以我们轮科主要就是去帮忙检查的。
在心电图实习有个特爽的地方就是:没有夜班!就是每周有两天的夜晚要过去上课学习。
多亏了这几次的小讲课,我对心电图的了解更清楚。起码典型的都看懂了。
因为心电图室就在门诊楼二楼,每次上班都能内心欢呼着:终于暂时不用去挤电梯咯!
(一)
转科第一天。
“师妹,你去2号室让昨天转科的师弟教你怎样弄心电图,我这边还腾不出空,昨晚的报告还没发完……”带教秘书师姐急急忙忙地扔下一句话就忙去了。
咬了咬唇,看看隔壁还未开门的检查室,冷冷清清。再看看科室,已经是热火朝天的氛围。
找到2号室的师弟,原来是老熟人,之前同科实习生。
因为8点准时要开放检查室,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师弟只能简单地告诉我电脑、心电图机器的操作,以及消毒使用的酒精、棉花具体位置。然后我们就按检查流程过了一遍而已。
十分钟,也不管我是否真懂,检查室就得开门接收病人了。人手不够,我被迫自己负责一间检查室,这完全是硬着头皮上的节奏。
打开检查室的门,看到外面早已等候多时的病人数量。都说医院像集市,这一点也不假。
“请xxx到3号检查室……”点击电脑病人的资料,选通知。
待第一位病人进来关上门,是个女性。我生硬地把刚学到的以情景“在线”复习一遍。
“你好,把检查单号给我……请你躺在检查床上,衣服掀到胸部以上,内衣也要掀起来,裤脚拉起来……”机械的话语没有一丝害羞,却掩盖不了担心出错的慌张。
可能因为在妇科习惯了,所以对女性病人掀衣服到胸口上的情景已不觉得特尴尬,一切为工作嘛!看来脸皮厚点还是挺好的……
用酒精浸湿的棉花消毒病人的四肢以及胸前导联所需位置。肢体导联:左上黄,左下绿,右上红,右下黑;胸前导联:红黄绿,棕黑紫,按着大致的位置吸放导联。
看着心电图机器上显示的图形没有太大的走形:还不错,安心了。
选择输送至电脑,保存。
唰唰唰,三分钟带导联,三秒钟卸所有。准备下一个病人的到来……
在功能科2周的时间,我们小组曾刷新了记录:一天500号病人!我们从上班第一分钟开始到下班最后一分钟,从未停下过。即使之前去帮忙体检都没有如此的人数,功能科门前真不愧是常说的:门庭若市。
由于排号的人多,所以见到的人完全如流水一般,流动性特大。无论是表面活蹦乱跳进来的,还是奄奄一息被推来的;小到1岁多的小朋友,大到八九十的老人家,我都帮忙检查过。
还有几个表面看似健康,却被检查出心脏有问题的病人。图上明显的“高举红旗”,最后被建议去测动态心电图(病人背着小仪器,24h监测)。这样的病人我也见了一两例。
这种病人,其实蛮恐怖的。因为他们也许上一秒还在打闹说笑,下一秒却不省人事了……所以那时的我觉得,高中哲学讲的一句话真的很贴切: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表象未必都是真的!
小樂心(二)
在心电图室除了忙碌之外,还有一件事印象特深。
那天,我临时负责各科室的床边心电图。等着通知,十几二十层的住院部,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直到那次,我推着检查仪器到达肾内科。
病床部分我寻了个遍,压根没见到我要检查的那个病人,最后我咨询走廊外护士站的师姐们才找到人。
“他啊,应该在做治疗,我带你过去。”
跟着师姐,经过住院房间对面的走廊,再通过一个狭小的门。天啊,我居然发现了“新大陆”。
因为住院部每层的结构都一样,但我根本没想到同样的结构,打通了之后还可以留下这样一块偌大的大厅,应该有三个科室办公室那么大。
如果没有这一排排的仪器、病床,我会觉得宽阔而舒服。
可惜,不可能!看着三排的病床上都空无虚席,机器全在运作着,吱吱地响。稍有密集恐惧症的我看得头皮发麻……
“XXX是吗?我来帮你测心电图……”一边,我在忙活着;一边,病人还忽视我,依旧和“隔壁老王”聊得甚是开心。
一根根红色的管子,从仪器连着病人前臂,又从前臂的动静脉内瘘连回仪器……这时候说人是这血液净化器的一部分,毫无违和感。
肾透析,一周2、3次,的确都是老熟人了。可是,肾出问题,除了洗肾还要怎样自我保养呢?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想过。毕竟恢复健康,光靠透析还是远远不够的。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但愿他们是懂得了自我保养的重要性之后,生病了还保持如此乐观的心态。而不是那种啥都不知也不懂,却还用养身体的时间在互相调侃……
小樂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