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今年大四,临床心理学,五年制,目前在医院见习,一边也在准备考研。她说,考研不能报只招一两个的,说复试搞不好就是拼爹了。传说她学校有个教授还特不喜欢招第一名的人,对第一名有偏见,担心高分低能。
你看,除了考试,还得花心思去琢磨导师,没有爹可拼的人还得考虑避开些东西,考研的孩子真不容易。
最近有个阿姨生病住院了,叔叔本人就是我们县医院的医生。这次全家都去了上海,因为要动个手术。找各种关系,现在总算是排上号了。又琢磨着送礼,送现金还是送卡?送多少都已经打听好了。本来托了关系,不送也说的过去,但是阿姨特别不放心。送礼还得趁没人的时候,叔叔去送了两次,医生推脱也推脱了,但是态度模棱两可。所以,又纠结了。要是换做我,这么复杂的心思我可猜不出来。
去年我办签证,需要开无犯罪记录证明,验血验指纹,跑了县城刑警队,又跑市区。各种折腾,最后说至少要六个工作日才能办下来,我当时离开办事情的单位,坐上公交车的时候,眼泪就下来了,特别伤心。当时时间实在紧急,按照六个工作日的话,我肯定就错过时间了。当天晚上亲朋好友都惊动了,最后这个叔叔帮忙,他也是托了同乡,同乡再找了关系,第二天我早上去办,下午下班前就拿到东西了。
签证当时还需要给中英文成绩单和学位证之类的东西盖章,结果是小鬼难缠。我没时间自己去,找了闺蜜去帮我办。最后办了整整五天,她每天都往学校跑,其实就是盖几个章的事情而已。事后和这个叔叔说起来,叔叔说,怎么不早说,刚好我的母校有他家亲戚。
昨天妹妹在医院时,刚好听到一个科室主任在打电话,打了很久,大概内容是拜托一个医生照顾一下他老同学的女儿,那个医生刚好暂时不在那个单位了,一两年回不来,于是又拜托这个医生帮他找人。
小兰是我高中同学,她的妹妹在我们那镇上的派出所工作,有一天一个老同学要办身份证,想插个队,大概就是提前几天拿到吧,找了小兰帮忙,然后给送了箱牛奶。小兰说,感觉老同学的情分都变了。我说,或许她就是不想欠你这个人情。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大家都想着走关系,为了更好、更安心的服务,为了节约时间,为了机会等等。大家都困在这个里面。中国人不是不懂心理学,只是都用在了这个上面。
我特别不喜欢走关系,感觉很别扭。有些事情能花钱解决,尽量不麻烦别人的帮忙,毕竟钱花了,自己再努力挣回来就好了。但是很多情况还真不是钱就能解决的。找到门路能省下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只是,结局就是大家都不得不把一部分时间花在经营关系上,有人走关系,就 有人被“插队”。这真的不是个健康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