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切莫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

学问一定要“近及诸身”即涉我,尤其要跟你的生存与死亡有关,没有生死感,何谈学问?
研究问题要“远及诸物,近及诸身”,意思是说,认识远处的事物的结论,先要就近放在自己身上试试。
比如今天媳妇给你打电话,说老公,孩子找不着了。你能给媳妇说“不要紧,有三种可能性:机遇挑战并存、困难希望同在、处理不好有意外的可能”这样的话吗?当然不能。若这么说,你今天就回不去了。
姑娘家之所以能成为母亲,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经历。年龄是经历而非时间的记录。没有经历事情的时间,是没有意义的。

孩子是母亲和姑娘之间的界碑。孩子一哭,姑娘就不是姑娘而是母亲了。如果没有孩子的话,50岁的女人还是姑娘,还喜欢接受那999朵玫瑰,接受扑通半跪在女生面前那暖男式的浪漫。

但当你作了母亲就不一样,孩子一哭,你就要为孩子找粮食、进厨房、拿菜刀而不是拿玫瑰。为什么拿菜刀?孩子哭了,得吃饭。如果没孩子,那就另说了:找外卖,打电话。

好学问是把学问变成改变世界的刀子,不好的学问是把改变世界的刀子变成无问西东的“学问”。
改造我们的学习,端正我们的实践观,心怀国之大者,奔着问题而去,抓着机遇发展,具体的、物质的、系统的,而非抽象的、虚空的、零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