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春天以春寒料峭来结束了冬。从此,温暖如春、春色满园开始了春日的盛会。乍暖还寒的初春,气温像过山车,清晨还是刺骨的寒风,中午又似夏日般的炎热,到了晚上寒风凛冽,又恢复了冬的面目。
开学了,小李怀着一颗敬业心,回到了学校。每天开始了早出晚归的生活,来回于家校的两点一线。每天的辛苦,都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化为乌有。
开学一周,去年的绩效考核才公示。小李一看分数吓了一跳,居然全校只有几个主要领导的工作量满额,其余的教师没有一个工作量够的。这心情一下子跌落谷底。他有点疑惑的是一个单位所有职工没完成工作量,那没完成的部分是谁完成的?那成绩是怎么来的?
想想自己辛苦了一年,居然没完成工作量,也是醉了。再一问其他同事,一个个敢怒不敢言。小李想,不管怎样,得去问一问,自己上着一个班的语文,道德与法治,书法,阅读和心理健康等课,还兼着班主任工作,居然工作量不够,这合理吗?
跑到校长那里,小李喊了一声:“校长,”校长马上接话问道:“有什么事吗?”小李愣了一下,说道:“我想问问那个绩效考核打分是咋回事?”校长笑眯眯地问:“哪一项有问题吗?”
“我想问问我的工作量咋不够?还有就是我的附加分怎么只有0.7?”
“都是按考核方案打分的呀,方案在这儿呢,你看一看呀!”
小李接过来翻了一下,说道“我的奖状不止三张呀,怎么这里只加了三份奖状的分呢?”
小李指着一栏“附加分”(一学年里获得的奖状和荣誉以及指导教师加分),说道:“我的怎么才0.7?我除了学校发的奖状,还有省市级竞赛的奖状啊,这是怎么加出来的?”
校长把考核这一块的副校长喊了来,弄了半天,他和校长串联起来,反而说小李为什么不上交奖状?小李一脸懵,“该交的都交啦,这是怎么回事哦?”后来找来档案登记的老师,找到了小李的奖状复印件,果然少加了分。校长对着副校长说道:“给他按方案加上吧。”
可是,考核附加分那一栏的副校长,非要小李出示奖状原件。小李强压怒火,对校长说道:“我的奖状之前交给学校统计了的,没有一张是花钱买来的,管档案的老师验过才交的复印件,现在都已经看了,还要我现在回去拿原件吗?”
空气一下凝固了。小李看着副校长,心凉了半截。真是一个平时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看见谁都毕恭毕敬,利益面前真实嘴脸露出来了。现在居然敢对自己这样。校长接过话说道:“他这些个竞赛奖状是真实的,这两个比赛是我在会上告诉老师积极参与的,加上吧。”
副校长不情愿地在表上作了修改。小李从手机上翻到了奖状的照片,递给了校长,校长说:“不用看,不用看,我知道的。”小李委屈地说道:“让我弄虚作假,我还掉不了那个价。这分数算错了,难道是我的责任?”校长连忙说道:“都是人工操作的,有错也在所难免。”副校长在一旁一言不发。
小李听完,接着说:“还有这工作量,我参加工作这么多年,今年居然工作量不够,我不理解。”“领导太辛苦了,假期还要进学校加班,在绩效考核上必须凸显。所以领导是加了一项‘公务分’”。
呵呵,“公务分”,这还真是大姑娘坐轿子——头一回听到这样的加分。小李不服地问道:“我不管什么公务分,我想要说,我上了这么多课,我的主科语文成绩也名列前茅,为啥连工作量都不够?”
校长想了想,说道:“你只上了那么几节课,也没任中层领导或是年级组长,所以少了。”
“就算我的少了,全校老师的工作量都不足,那么老师们剩下的工作量谁做的呢?”
“考核方案上就是这么写的,不要胡搅蛮缠了。”校长生气道。
“我就不明白了,学校搞活动,每个老师除了上自己的课,还代了那些组织活动的老师的课,怎么就比领导闲呢?”
“不要纠结‘公务分’了,没有教育局领导哪有学校?没有学校哪有老师这些工作?做事的领导不加这些分,谁来干?你的现在加上了就行了吧。”小李忿忿地走出了校长办公室。
回到自己办公室,同事都知道他去找校长了。看到他气冲冲回来,大家都一拥而上,问他结果怎么样?他把经过说了一番,回到自己座位上。其他老师也愤愤不平地议论起来。
最后,大家都觉得哪里不对,又不敢质疑。于是,办公室里一片沉寂。
回家的路上,天空蓝蓝的,太阳火辣辣的,小李的心却像揣了块冰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