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汉族,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早年间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
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随皇帝出逃)的求情,恳请将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如果说,李白是盛唐一匹脱缰的野马,他的狂傲不羁是每一个后世人心中脱离藩篱的一个梦,那么王维就是一颗温润、光洁而又细腻的珍珠。
王维的诗,几乎每位中国人都能说上几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但这些流传了千年的诗句背后,王维的坎坷一生却鲜有人知,跟不用提他在绘画和音乐上的卓越成就了。
王维的一生几乎与盛唐的时间线相吻合,这奠定了他诗句中清新淡远的底色,而王维独特的人生经历,又造就了与其同年出生的李白诗句的天壤之别。
王维的家族显赫,父亲是当时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从汉代起就世代为官,母亲则出身另一大望族——博陵崔氏。虽然家族在唐太宗时期已走向没落,但王维血液里那份与生俱来的高贵与才情不会改变。
母亲信奉佛教,所以将印度高僧“维摩诘”的名字拆开为王维起名——“维”是为王维的名,“摩诘”则是王维的字。“维摩诘”的名字翻译过来是没有污垢,即“净”,从王维一生的追求和向往来看,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字。
王维虽是中国 8 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甚至有“诗佛”之称。但他在绘画方面的成就却不亚于诗歌,明代董其昌将其奉为绘画的“南宗鼻祖”,地位崇高,董源、巨然、米芾都承其衣钵。
母亲不仅塑造了王维的性格,更是将她绘画的基因传给了王维,这为他水墨画的“开宗立派”打下了基础;爷爷王胄曾经担任朝廷的乐官,虽与爷爷素未谋面,但儿时的王维却随便拿起一种乐器就能弹出旋律;父亲王处廉则亲自教授诗文。
这一切安稳与美好,在王维 9 岁父亲去世时烟消云散。家庭遭遇变故后,母亲无力支撑一个大的家庭,于是遣散了家奴,变卖了家产,带着王维和他的 4 个弟弟 1 个妹妹,回到娘家蒲州(今山西运城永济市)
母亲笃信佛教,是当时著名高僧大照禅师的弟子,除了拜佛念经之外,她每天刺绣售卖作为生活的经济来源,而王维则每天在家门外摆摊卖画。
15岁时,王维去京城应试,豪爽地写下了“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的诗句,初次崭露头角。重阳节看到别人家都在登高望远,而自己却孤身一人,提笔写下了流传千年的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那一年,王维17岁。
【人物】凝智池头听乐时,不能身死但能悲——王维
游历几年之后,21 岁的王维来到长安,以一支自己创作的琵琶曲《郁轮袍》成功打动岐王李范和玉真公主,得到他们的举荐,那时他是公元 721 年长安城里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状元。
岐王宅里,他与高适、崔颢、裴迪、李龟年这些当时最出色的上层名流,唱着他的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谈笑吟咏。
王维不仅修养极好,还弹得一手好琵琶,画得一手好画,写得一手好诗,那时长安城里的显贵们都以能请到王维来家里做客为荣。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好景不长,王维接受了人生第二次转变。
他在彩排《五方狮子舞》的时候,私自看戏人舞黄狮子。“黄”与“皇”谐音,意味着至尊,黄狮子只有是皇帝到场的情况下才可以舞动。就这样,初涉官场的王维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就这样,他从长安的京官被贬,来到了遥远的济州(今山东济宁)去做一个管粮库的管理员。
【人物】凝智池头听乐时,不能身死但能悲——王维但王维并不知道自己被贬官的背后是皇帝对岐王的猜疑、对王维和岐王走的过近的防备、宁王心里对他的记恨、同僚对他的嫉妒。
公元725年,唐玄宗对泰山封禅,大赦天下。作为贬官,王维终于有了辞职的机会,他立刻请辞,回家和妻子团聚。
而立之年的王维将要做父亲,怎奈由于妻子难产,妻儿全部丧命。中年丧妻,老而无子,王维此后三十年独居,终身不娶。
这些变故改变了王维的诗歌创作的风格,他独自游历江南,途中写下了著名的《鸟鸣涧》和《山居秋暝》。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也是从此时开始,王维的诗歌里,“空”字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
公元 736 年,贤明的张九龄出任宰相,35 岁的王维给张九龄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愿为国家效力的愿望。被任命后王维从一个八品小官,做到正五品官员。王维还在张九龄府上认识了孟浩然,也就是后人所称的“王孟”,自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以来,是王维和孟浩然把山水田园诗发展到顶峰,从此无人可以超越。 【人物】凝智池头听乐时,不能身死但能悲——王维这期间,王维在辋川山谷买了一所别墅,这所别墅原是诗人宋之问所有,那里有山有湖,有林有谷。王维的生活似乎开始顺风顺水,然而此时却再一次出现转折。
由于张九龄看出安禄山有篡权的野心,但唐玄宗却认定张九龄陷害忠良,容不下骁勇善战的安禄山,因此而被贬官。张九龄的离去,使王维对官场失望。他不顾形势凶险,给被贬荆州的张九龄写下了“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的文字。
因此事,王维被派出使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马车行驶至沙漠深处时,他将这“美景”画了下来,还为这幅画配了一首诗: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是如此的经典,以至于后人一提起沙漠,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传诵的名句。
在边塞,王维遇见了老友岑参、崔颢和高适。生活清苦却又恣意快活,他们一起打猎,一起骑马出行,饱览壮丽的边塞风光,此时王维也写下了很多经典诗句。
他们一起为前往安西都护府任职的好友元二送行,写下了: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公元 740 年,40 岁的王维接连失去了三位朋友——崔希逸被副官陷害,抑郁而死;孟浩然因背疽复发而死;张九龄也在家乡韶关曲江与世长辞。
调回京城的王维已对官场和政治完全失去信心,从此有事上朝,无事回家作画,钻研佛学,悉心经营他在终南山的辋川: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中年之后的王维越来越留恋于辋川,这里是他的心灵栖息地,也是他的世外桃源。母亲去世后,王维更是一心念佛,绝少过问世事。世人都羡慕王维身居高位、风光无限,然而他们却不知,此刻的王维在意的只是追求内心的平静而已。
但这份平静还是在王维 56 岁的时候被打破了。公元 756 年,王维在安史之乱中被俘,安禄山硬是将其任命为伪官,待战乱平息后,王维被下狱,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
此时为官,对王维来说是一种煎熬,他不断上书要求辞官出家,但未果。后来他把自己悉心经营多年的心灵栖息地——辋川别业捐给了寺院,从此下朝之后,专心修佛。
公元 761 年,60 岁的王维逝世。临终时,他从容写信和各位好友告别,然后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是诗人,同时也是画家、音乐家。他还为后世留下了《山水论》、《山水诀》等绘画理论著作。如苏轼所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如果说,李白是盛唐一匹脱缰的野马,他的狂傲不羁是每一个后世人心中脱离藩篱的一个梦,那么王维就是一颗温润、光洁而又细腻的珍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