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2岁的表姐,结婚4年,丝毫看不出想要孩子的样子。
亲妈和婆婆急得团团转,又不好意思当面催,拜托我去递话暗示。
表姐跟我直说,不是完全不想生,而是生育要冒太大风险,身体上,还有家庭分工、精神压力......
“我不想老那么快,也不敢为了孩子耽误工作,再说我和老公并没有很喜欢孩子。”
有理有据,无可辩驳。可天下父母在传宗接代上几乎抱有同样的执念。
更有甚者,连对象还没有,父母就把“生育”强行塞进子女的计划表里。
五一期间,一位妈妈安排00后儿子五天内相亲22场!平均一天至少约4个女孩见面!
妈妈说,儿子阳光开朗又上进,还没毕业就拿到阿里巴巴的证书。
万事俱备,只欠一个大胖孙子。她希望明年儿子就能帮她圆梦。
00后,最大也才20岁,有必要这么着急吗?
最关键的是:年轻人是真的不愿意生孩子。
中青报前几天公布了一组数据:
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10.48‰,是1949年以来出生率最低值!
本来中国结婚率就连年下降,现在即便结了婚,年轻人也不愿意生娃了。
家长嘴里“多子多福”那一套,在年轻人这里并不吃香。
这两天,抖音一段生娃视频刷屏了。
一个孕妇在马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婴儿就从裙底掉了下来!
评论区炸开了锅,不少男性调侃:
“感觉生孩子比放屁还简单啊”
可是女性的反应就不一样了:
实际上,这么顺利的生娃过程十年不一定一遇。
大多数妈妈没这么走运,一场分娩短则几小时,长达两三天;轻则侧切,重则丧命。所以难怪妈妈们集体回怼:
“生孩子的不是你,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实,每一个从产房出来的妈妈都在鬼门关前闯了一遭。
统计称,每年仅因妊娠和生产并发症而死亡的妇女就有28.7万,已成为育龄妇女的第二大杀手!
平安产子后,还有一系列副作用等着:漏尿、妊娠纹、产后抑郁......
每一个母亲都是战士,她们真的忍受了太多常人难以忍受的辛苦。
熬过了身体上的痛楚,迎来可爱的新生命,夫妻俩就要砸钱养这只“吞金兽”了。
以前我还觉得夸张,直到一个好朋友年初生产,聊起这个话题,才确信养孩子真的好贵。
朋友的妈妈身体抱恙,婆婆又因疫情来不了,小两口只好重金请月嫂。
谁知,这一请,一万多就没了。
朋友家里房贷压力小,情况好很多。
但对很多还在租房住的年轻情侣来说,一个月都省不了5000,更别说3天花5000。
还有的夫妻倒是有房子,但不是学区房,为了换一套学区房,泡面馒头咸菜轮番吃。
为了养这台“会行走的碎钞机”,生活质量比二人世界时降了几个level。
没有孩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哪怕饿个三五顿也不算问题;
有了孩子,多了一份欢乐,也多了一份责任,为人父母,本能地想要给孩子最好的。
这意味着,有孩子的一天,赚钱的步伐也就不能停下来一天。
生养孩子确实不易,但最终瓦解一个人斗志的,往往不是产床上的痛苦,也不是赚钱时的劳苦,而是“丧偶式育儿”的辛苦。
可以锻炼身体,帮助顺产,减轻后遗症;
可以多做几份兼职,增加收入,存些奶粉钱;
唯独没有办法,保证伴侣对于一起养孩子的担当。
明明生孩子是两个人共同商量好的决定,结果孩子生了,丈夫却撒手不管,留妻子单打独斗。
经常有读者发私信说,快被丧偶式育儿逼疯了。
哺乳期喂奶剧痛,孩子还大哭不止,本来心情就慌乱烦躁,丈夫经常晚归,进了门倒头就睡。
有的妈妈狠心辞掉稳定的工作全职带娃,结果成了丈夫“我忙着赚钱,没空帮你带孩子”的借口。
当妈的人,听见“帮你带孩子”的说法就炸毛,合着带娃是妈妈一个人的本分?
有人用段子自嘲,读来却心酸:
“孩子有什么问题当然全是妈妈的错。”
“因为孩子几乎没见过爸爸......爸爸,不过就是一个名词。”
“丧偶式育儿”真的比难产、难赚钱还要令人窒息。
《妇女权益保障法》说:
生育是权利,也是自由。
是,年轻人可以自主决定生或不生,什么时候生,怎么生。
但,实现真正的生育自由,仅凭年轻人一己之力,还太难。
高企的房价,巨额的教育成本,丧偶式育儿的担忧,还有职场上的潜在风险......
这些问题解决不了,父母就是催一万次“快生”,年轻人也不敢生。
恋爱不爽可以分,婚姻不幸还能离,唯独孩子一生下来便不能抛弃。
父母之命也好,社会舆论也罢,只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声音,却不能替我们过好余生。
生育权握在手上,分量很重。
没有一定把握,还是要慎重思考,为了自己的将来,也为了别人的命运。
就像周迅说的,生下来就要对他负一辈子的责任。
让他吃饱穿暖,接受良好的教育,生活在一个有爱的家庭。
如果你有生育计划,不妨自问一句:我,能否负起这样的责任?
如果只想自由自在,点亮“赞”告诉我。
我是灵双儿,想带你看清所有情感套路,愿你的真心不会一场空。感谢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