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位妈妈是最正确的决定,成为一位“好”妈妈是最明智的选择。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解读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一——《孩子你慢慢来》。作者在文坛上是一个毫不留情的知识分子,一个冷峻的批判家,一个咄咄逼人的斗士,但当她脱下所有坚强的外衣,面对一个眼里满是星光的孩子,她又会给他怎样介绍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育儿过程中又会遇到哪些困惑呢?
下面就带大家共读书中第1页到第36页的内容,希望今天的共读,可以让大家读到,作者为了孩子放弃了许多之前憧憬的计划,耐心地带领孩子发现这个世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01
这一部分共包含一篇作者的序《蝴蝶结》和五篇散文——《初识》、《龙》、《那是什么》、《终于嫁给了王子》和《野心》。
《野心》一文介绍了一位总是孤高不群、特立独行、属于有“深度”型的好朋友来欧洲看望作者,谈话中好朋友讲了她的年度计划,走访、旅行、论文,当她同情地望着龙应台说:“我记得在安安出世之前你也有很多计划的。”作为妈妈的龙应台回应道:当然!研究西方文学批判理论、深入了解东欧的当代文学、写一流的采访报道……这些计划做了妈妈以后好像都不能实现了,可她环手搂抱着华安轻摩他的头发,说道,“有些经验,是不可言传的。”
而《初识》、《龙》两篇文章则主要写了龙应台做为一个导游,在将宇宙介绍给安安的过程中所收获的意想不到的欣喜和曲折:去幼儿园以及放学回家的路上,是一个忙碌的妈妈和一个好奇宝宝的对话,妈妈忙着介绍,安安要指出妈妈漏掉的东西,短短一条普通的路,却总有说不完、看不完的东西,多得叫人头痛。不足两岁安安坚决地想要知道世界上所有东西的名字。在认识了庙廊柱上盘着的龙后,把准备迎圣诞节的彩饰、排成列的车队都叫“龙”。
《那是什么》中介绍了安安成长在四国语言的环境中,偶尔蹦出的单词让大家束手无措的趣事。爸爸妈妈分别只用德语和国语与安安交流,而他们之间使用英语交流,幼儿园里苏珊老师和同学们要用瑞士语,就这样,小华安使大家都很忙碌:苏珊学中文,妈妈学德语,爸爸学瑞语。所有的语言都学会了之后,大人才能完全听懂华安的话。而有一天,安安又蹦出来一个谁也没教过他的英语单词。
以上几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对成为母亲这个角色无悔的感情,以及在和孩子相处时的点滴趣事,我们感叹作者文笔幽默风趣的同时,也第一次觉得做妈妈也很好玩儿。
02
《蝴蝶结》这篇序文发表于1985年,由两个自然独立的故事组成:花店里的小男孩用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想打个蝴蝶结;王爱莲课上被老师毒打,失踪好几个星期的她被发现带着三个弟妹跳了河。第二个故事用插叙的方式被安插在第一个故事里。
这篇文章感动与沉重并存,一开始读来似乎有些违和感,直到我把整本书读完,才逐渐明白,实际上第一个故事可代表理想状态,斜阳浅照、眼睛漂亮的小男孩、蝴蝶结,都烘托了一种祥和、温暖的氛围,而第二个故事则代表现实世界,交不起补习费的王爱莲解不出黑板上的题,被老师用鞭子打到鲜血直流,跳河后,人们都说河水很脏,文字间处处是一种压抑的愤慨。理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这种矛盾为后文婆媳间的分歧、育儿中的困惑等等冲突做了铺垫,这也就不难理解作者将此文当作序的原因了。
《终于嫁给了王子》一文体现了作为学者的龙应台对当代儿童读物的反思。读到《白雪公主》时,她觉得这样的童话,无非在告诉两岁的小女生、小男生:女孩子最重大的幸福就是嫁给一个王子,而现代社会,即使是灰姑娘,也有不嫁王子的权利,也不需要依靠“嫁给王子”的恩典来取得幸福。读到《阿里巴巴四十大盗》时,野狼遭遇的凄惨以及短短几个情节中出现的各式杀人方法也使她开始注意到童话里的残酷和暴力,在孩子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丑恶事,没有必要从两岁就开始知道人与人之间的仇恨。
03
虽然我还没有成为妈妈,但对这个身份充满了无限的敬意与期待。
有次经过医院的门口,一个眼圈泛红、泪水还挂在眼角的小男孩,我猜他刚刚打针时一定经历了殊死搏斗,可从里面一出来就唱起了欢快的歌儿,手舞足蹈,妈妈领着他手的范围都不够他蹦跶。小孩子简直是天生的情绪转换家!
每一个女孩子,当她决定成为母亲的时候,她也就顺便放弃了之前所有的野心和宏大的梦想。我认识的一个小姐姐,985硕士研究生,现在已是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以前走路带风的她现在愿意在儿子上武术课时,一个半小时内不看手机只是静坐着看着孩子微笑。
可母亲这个职业,不是简单地抚养他长大成人,《蝴蝶结》留下这样一个思考题: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什么。这让我想到了龙应台的另一篇散文《怎么跌的有尊严》(作者读到一个国三学生自杀的新闻后的感想文)中的一句话:谁教过我们,在跌倒时,怎样的勇敢才真正有用?如果这个社会曾经给那十五岁的孩子上过这样的课程,他留恋我们——以及我们头上的蓝天——的机会是不是多一点?
数据表明,中国5~24岁的自杀人数每年高达15万人以上, 16%的学生考虑过自杀;另外有研究者据此分析,实际自杀人数往往比公布的自杀数高3~5倍,由此推算,实际自杀人数可能高达每年60万人以上。
《终于嫁给了王子》一文又抛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究竟应该给孩子看什么样的书?我的一位教图书出版课程的老师,曾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件小事:她在书店看到一本《开往远方的列车》,历史荣誉一栏写着:中国冰心儿童图书奖、美国凯迪克奖、美国图书协会年度最佳童书大奖……适度人群一栏写着5-12岁。老师怀着好奇心读了起来。
这本书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大约有十万个无家可归的孩子,从纽约由火车送往美国中西部的接纳他们的家庭中。开往远方的列车上,十四位孤儿等待认养。过了一站又一站,孤儿玛莉安始终没人收养,列车继续开往远方,直到最后一站,一位矮矮胖胖的女士决定收养玛莉安,玛莉安把妈妈送给她的已经发黄的羽毛插在这位女士的帽子上。
老师当时很不理解,这样一本涉及到二战、遗孤、选择等等的图书小孩子能读懂吗。当她把书买回家,她的当时上一年级的儿子只看了看书中精美的图案,二年级第二次读时感到玛莉安很可怜,而现在三年级再读这本书时,儿子竟然偷偷哭了。这也让我的老师反思,是不是我们低估了孩子的阅读能力。
也许这些问题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答案,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从容淡定和耐心呵护,还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其中,但这个世界,凡有爱的事情都好办一点。
好了,今天我们的共读就到了这里,我们解读了作者与孩子的点滴趣事,而她又将给更多初为人父人母哪些建议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共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