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仁慈与正义

作者: 若亦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4-15 19:58 被阅读0次

伯林的人生有着三重身份,叠加起来,共同塑造了他的根本问题意识。虽然他自称是“狐狸”,知道很多小事,但其实伯林也有“刺猬”般的关怀,他关心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就是,探究观念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这和前面讲过的波普尔、哈耶克有相通的一面,他们都看到,一些貌似很深刻、很正确、很有魅力的思想理论,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危险。在反思20世纪的教训时,他们都特别重视去辨别“错误的观念”,分析这些观念造成的影响。所以,他们被后世的一些学者归入同一个流派,叫做“冷战自由派”。

若亦书

具体谈到伯林,他究竟关注了哪些观念、发现了怎样的危险?这就要说到伯林一生的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第一,是他主张的价值多元论;第二,他澄清“自由”这个概念,提出了著名的“两种自由”的理论。

价值一元论的魅力

所谓价值,指的就是我们认为重要的那些理念,比如平等、正义、自由、爱、善良、仁慈……等等。你的价值观,就是指你信奉或者珍视什么理念,这些理念就构成你人生意义的基础,是你为自己的生活确立目标的依据。

若亦书

那价值多元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主张人们追求的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

要理解价值多元论的高明之处,首先要理解它的对手,也就是价值一元论,究竟说了什么。

价值一元论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一种价值,或者人只能追求一种价值,它主张的是,表面上有丰富多样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

若亦书

价值和谐统一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虽然价值多种多样,但它们可以用同一个评价尺度来比较,排出高低上下。价值虽然有很多,但尺子只有一把。有了这把尺子,就能给价值排序,低级的价值就应当服从高级价值,最终能够找到一个最高的价值,所有其他价值都是从最高价值派生出来的。

比如假设最高价值是幸福,那么你追求的所有其他价值,无论是事业成就,家庭美满,还是身体健康,原则上都可以用“幸福”这把尺子来衡量。当你面对重大选择的时候,衡量一下,哪种选择获得的幸福更多,就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若亦书

这样一来,表面上有多种多样的价值,实际上可以相互兼容,彼此之间不会发生真正的冲突。于是从价值一元论就可以引申出一个推论,就是对于“什么是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能让你做出最好的选择。

价值一元论其实是相当高深的哲学观点,也是西方思想史的一个悠久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柏拉图。

到了启蒙运动之后,价值一元论更是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推崇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有一种倾向,就是质疑一切表面直观的经验现象,试图借助理性,在表象之后找到一个本质。

若亦书

价值一元论为什么会有巨大的吸引力呢?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世界总是充满矛盾,但如果我们相信,不管世界有多乱,必定有一个最高的天道、神意或者真理,就算自己搞不明白,但还有圣人、哲人、科学家……甚至有神仙,总有人能搞懂。只要掌握了终极的价值,表面的纷争最终会归于和谐。这是不是让人觉得心里很安慰?其实,不光你这么感觉,很多聪明人也是这样想的,要不然牛顿也不会总想着用几个公式来为世界立法,就连爱因斯坦,后半辈子不也是一直在找一个“统一场论”吗?

一元论的魅力,就在于给出了一个最和谐美好的图景:我们可以用一种特定的价值去统领一切,摆脱多元价值的冲突,这可以大大缓解生活的不确定性。伯林说,无论对于理智还是情感,这种观念都是一种深刻的满足。

若亦书

价值一元论错在了哪里?

伯林认为,一元价值只是一种幻觉。他说,多元价值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消除的。如果执着于价值一元论,就很容易会去压制其他的价值和理想,干涉甚至是毁灭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结果往往在实践中造成巨大的灾难。

那么价值一元论究竟错在了哪里呢?

伯林拿出了一个杀手锏,他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多元价值的不可公度性”,公共的公,度量的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找不到同一把尺子,能够通用地衡量多种不同的价值,把它们排出上下高低。

若亦书

伯林说,我们追求的许多价值,比如自由、平等、正义和仁慈等等,它们之间是不能换算的,都是彼此独立的“终极价值”。你不能说,自由是0.5份的平等,正义是1.5份的仁慈。一种价值有它独立的内涵,不能被换算为其他的价值。

所以,当我们不能同时实现多种价值的时候,冲突就无法避免了。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几年前在某个大学,一个学生在宿舍的饮水机里投毒,导致他的室友中毒身亡。死者的家属要求判投毒者死刑,而投毒者的父母百般忏悔,希望获得被害者家人的宽恕,说死者已死,让另一个年轻人偿命也无济于事——两对父母所依赖的出发点,就是两种终极价值。一种是正义,杀人偿命嘛。另一种,是仁慈,宽恕我们吧,人死不能复生。

若亦书

如果让伯林来面对这个问题,他会怎么说?他会说,原则上无法解决。正义与仁慈都是人类的终极价值,但这两种价值不可公度,也常常无法调和,如果实现了正义,就无法同时满足仁慈,而如果用仁慈来宽恕凶手,那么就必须牺牲正义。

强调价值冲突无法根除,这是伯林价值多元论的重要特征。伯林有一段话说得触目惊心。他说:

“我们要在同等终极的目的、同等绝对的要求之间做出选择,并且,某些目的的实现,无可避免地要导致其他目的的牺牲”。所以,“(我们)需要选择,需要为了一些终极价值牺牲另一些终极价值,这就是人类困境的永久特征。”

若亦书

这不只是说三观不合的人会发生冲突,即便是价值观完全相同的一群人,甚至一个人与自己,也可能陷入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这才是价值冲突最深刻的困境。

并非主观主义,也非相对主义

说到这,你可能会想,那难道人与人之间注定无法相互理解吗?每个人信奉的价值都不一样,那价值都是相对的吗?

这是价值多元论很容易延伸出来的想法。有很多人认为价值多元论是建立在主观主义的基础上,认为价值只是一些主观偏好,没有什么客观性,所有价值都只对个人有效,“你喜欢番茄,我喜欢土豆”,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好说的。

若亦书

但伯林反对这种主观主义的立场。他强调,价值虽然是多元的,但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想象的随意构造。

首先,价值虽然多样,但不是无限的。人类信奉的价值可能有几十种或者上百种,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70亿人就有70亿不同的价值。

其次,伯林坚持认为,人类具有某种最低限度的“共通性”。即使双方价值追求不同,甚至可能会因此开战,但你我仍然可以想象、可以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追求这种价值。

若亦书

比如中国人说,忠孝不能两全。有人会选择忠,有人会偏重孝,但两个人都会理解对方的选择。如果这时出现了第三个人,一个外国的传教士,他说虔诚敬神才是最重要的,前两个人也完全有可能理解他。但如果来了一个人说,你们都不对,杀人才是最高价值,所有人都应该无差别地去死,这种说法就完全不可理喻,只有疯子或者非人类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这种不可理喻的感觉,恰恰表明人类具有最低限度的共通性。

伯林的价值多元论很容易和主观主义、相对主义混为一谈,但伯林自己一直在努力澄清,他的主张不是主观主义,也不是相对主义。

若亦书

从价值多元到自由论

伯林认为,存在着多种不同的终极价值,它们是客观的或者真实的,但它们之间无法公度、无法换算的,常常不能相互兼容,甚至可能发生严重的冲突,这是深刻的人类困境。

价值一元论试图克服这种困境,但发生了根本性的错误,它提供的解决方案不仅无法摆脱多元价值的冲突,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人类悲剧。20世纪的历史就是有力的佐证。

若亦书

许多研究者认为,价值多元论是伯林最深层的理论信念,塑造了他对自由的思考。那么伯林又是怎么来分析“自由”的呢?这就是下一期的内容了。

相关文章

  • 柏林:仁慈与正义

    伯林的人生有着三重身份,叠加起来,共同塑造了他的根本问题意识。虽然他自称是“狐狸”,知道很多小事,但其实伯林也有“...

  • 仁慈,公平与正义

    应该说忠于一种仁慈的暴力才是真正的正义,什么是仁慈?就是同情弱者扶助弱者,不为了个人利益与恶者苟合,这些都是正义最...

  • 价值多元论

    正义、仁慈、宽容、自由…这些都是我们追崇的价值。但这些终极价值之间能不能相互转换呢?比如说绝对的正义就是仁慈,自由...

  • 仁慈的人善待自己;残忍的人扰害己身

    《圣经》记载:“仁慈的人善待自己;残忍的人扰害己身。”(箴言 11:17 和合本) 仁:有正义与公正的要求,尊重他...

  • 今日言

    教育的最高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即养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

  • 《雪落香杉树》美国版傲慢与偏见

    这本书名称很浪漫,但是实际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傲慢与偏见,宽恕与仁慈,公平与正义。 借用为期3天的一场审判,描写了一...

  • 三国中的五种爱情3:女子如衣服,你只是我其中的一件

    第三对:刘备与甘糜二位夫人——女子如衣服,你只是我其中的一件 刘备一直是个君子。正义与善良的化身,仁慈与义气并重。...

  • 《亦对,亦错》(血月视角,楔子)

    人类的灵魂最知名的,是耐心,勇气,诚信,毅力,仁慈,正义,决心,恐惧,仇恨,以及没有灵魂特征。 怪...

  • 一场审判,人性始然与人心使然——读《雪落香杉树》下

    是一颗懂得仁慈与宽恕的心,让公平与正义像太阳一样照耀。 1. 一桩海岛悬疑案三天的庭审过程,记忆像雪一样飘落。三天...

  • 雪落香杉树 | 戴维·伽特森

    是一颗懂得仁慈与宽恕的心,让公平与正义像太阳一样照耀! 【内容简介】 一位默默无闻的美国中学教师,用十年时间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柏林:仁慈与正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ph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