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了哪些美好或值得关注的事?
漫漫100天。
睿睿有点不乖,爸爸实在嫌弃烦躁的很,我帮忙喂他吃饭,哄他。
珩宝喜欢吃汤圆,买了汤圆,下午4点做了吃几个,因为我没有煮熟。晚上8点多煮了7个,睡觉前全部都吃掉了。
睡前看了一篇文章,新婚3个月的乖乖女被丈夫杀害,教导女孩子不能养的太乖。要独立、自信。思考:怎么才能养出独立、自信的孩子?
今天遇到了哪些突发问题?
夜里睿睿发烧到40度,爸爸一晚上没有睡觉,心疼。
奶水越来越少,要去买点催奶的继续吃起来。
为什么要使用清单?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是一个好的任务管理系统?
1、收集所有事项
2、在特点的情况下要知道可以做哪些事情【是在于找出当下该做的事情。】【任务管理的目的在于,根据情景提醒我们未完成的工作。】
工具其实是次要的,想法才是关键。
1、收集的范围
第一条:判断脑中所想的事是否应该放进任务管理系统。
任务是那些消耗你当下的一定数量的时间、注意力、工具资源的事情。
所以当你打开 OmniFocus,准备用它记下任何一项时,请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 这是一件需要当下完成的任务吗?
2. 我可以在两分钟内完成它吗?【just do it 】
如果它是当前需要完成的任务,那么就将它放进 OmniFocus,准备下一步去处理它;
如果它只是一个愿望或者目标,例如学会单反摄影,你应该将它记载自己的笔记或者备忘录中,以便日后规划。
第二条:当任务出现时立刻收集。【存在的意义,在于代替我们的大脑去记忆一些琐碎的事情】
第一种是从上到下计划产生的任务。
而第二种是从下至上地去面对实际工作需求时临时想到的任务。【个人事务更频繁】
第三条:将任务先放进收件箱。收集这一步讲究一个「快」字。
第四条:用动词+名词填写动作标题,将相关文件放进附注。
第五条:思考收集的任务属于动作还是项目【】
* 是可以单独完成的动作,还是需要一连串的步骤?
* 是当前立即就做,还是推迟到某个特定的日期?
* 是优先于其他任务去做,还是在某个地点才能完成?
* 是会定期重复地完成它,还是只需要完成一次?
动作有着单一的目标和清晰的完成方式,通常情况下不可再细分。它可以是一个日程提醒,或者待办事项。「动词 + 名词」的格式,其中这个动词,应该是不可再分的动作。
项目完成所需要的步骤,比单一的动作要复杂,通常需要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做多步任务才能完成。建议项目名只使用名词。因为通常它要由好几项任务完成,很难使用合适的动词。而且通常现实生活中,项目名也都是名词。
区分项目与动作的办法:这个任务可不可以被细分成几个单独的任务?「单独」意味着,项目内的几个动作,是空间上,或者时间上不连续的。
第六条:根据角色划分文件夹。它是多个项目的集合。
第七条:为复杂项目增加动作组。「文件夹」→「项目」→「动作组」→「动作」这样四层,已经能够将一个任务细分下来。
第八条:根据不同维度创建标签。
第九条:将任务用标签完全分类。逐个厘清项目中动作的优先级、状态、日期和重复属性
第十条:将预测透视与日历相结合
第十一条:将回顾视为任务管理必不可少的一环。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有效的回顾呢?
回顾的第一层目标,就在于保证任务系统的时效性。所以回顾的第二层目标,是保证任务系统的可靠性。
每日回顾就是在一天的「心流」状态结束后,去 OmniFocus 及时地更新项目进度。哪些动作已经完成,哪些动作应该被标记,哪些动作应该取消掉。这样一番回顾后,OmniFocus 中的项目进度就又能再一次紧贴实际生活,免得让 OmniFocus 成为纸上谈兵。
重点关注动作的执行而非项目的整体进度。
任务管理的全部流程:
1. 放进去:收集任务,将它收纳进 OmniFocus 中;
2. 摆整齐:存储任务,将任务按项目和标签组织整理;
3. 拿出来:执行任务,将任务根据场景列成清单;完成任务后及时回顾。
「预测」透视不能够显示那些没有设定日期的任务。无法结合多种动作属性来筛选动作。
回想我们使用任务管理工具的最初目的,是解答「我现在该做什么呢?」这个问题。而默认透视,看上去没办法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 eg通常在午饭后不宜立马午睡,所以午休前我大概有半小时的空闲时间。筛选出持续时间为 30 分钟的任务去完成,利用了这段休息时间的同时,又不耽误 30 分钟后的午睡。
1. 可用性:可用: 我们只需要知道可以执行的动作;
2. 标签为全部以下内容:学校:午睡的地点在学校;
3. 预计持续时间少于:30 分钟。
动作必须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所以我们不需要创建新的规则群组,在默认群组内保持默认的 「All 」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