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的分别

作者: 铅笔芒种 | 来源:发表于2018-03-22 15:40 被阅读39次
    感谢网友提供图片

    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这是首送别词。

    成长到一定年岁,差不多每个人都会经历送别或者被送别,我们会有这样的体会,送别的时节能影响到我们的情绪。落木萧萧、岁暮凛冬的时候的送别,会让人的情绪更多了孤苦凄凉。风雨交加、残春送芳时候的送别,也会让人的情绪多几分感伤惆怅。

    这一回,老辛与十二弟在晚春分别。晚春时节,芳菲已歇,满眼绿肥红瘦,离人不免思绪撩乱,何况满耳鸟声,声声凄切,“行不得也哥哥”(鹧鸪);“不如归去”(杜鹃),备增离人悲伤的情感。

    论常人情理,亲人之间的别离,因为有更多的牵挂惦念,在情绪上多依依不舍,在内容上多有嘱托。这首辛词与众不同。开篇略略点染背景交代时间后,通篇是别人家的别离事,有美人,有英雄,种种离别的恨憾,迭递奔涌,只末尾六字“谁共我,醉明月”见出送别意,在赠别诗里也算独具一格了。

    老辛何以如此?摆了一排他家酒杯,欲浇胸中的哪一块垒?

    且先看看老辛的酒杯借自谁家。

    “马上琵琶关塞黑。”这是昭君出塞,别汉宫去异域事。石崇有《王明君辞序》:“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

    “更长门、翠辇辞金阙。”这是陈阿娇失宠事。被藏在金屋子里的陈皇后最终还是被贬进了长门宫,千金买得相如赋,司马先生妙笔生花,《长门赋》情意殷殷,也没帮到失宠人,阿娇还是幽死长门宫。

    “看燕燕,送归妾。”这是庄姜送戴妫的事。大美女庄姜是卫庄公的妻子,她没有自己的孩子,将卫庄公的妾戴妫的儿子完养为己子,卫庄公死后,完继位为国君,即卫恒公,十四年后,完的异母弟州吁作乱,杀掉完,自立为君王。戴妫被逼迫回母国陈国。抱团取暖多年的后宫姐妹,不得不分离,庄姜破“妇人送迎不出门”的旧礼,送戴妫到郊外。时人用诗记录了这件事,“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诗·邶风·燕燕》)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这是悲李陵。李陵是飞将军李广之孙,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以步兵五千人抗击敌人主力,弓矢用尽,援兵不至,寡不抵众迫降匈奴。之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司马迁为李陵迫降事辩护狱受了腐刑。李陵是个悲剧人物,他既眷恋故国,又与皇帝有灭族之恨,国恨家仇的复杂纠葛,使他终身活得都非常痛苦。苏武归汉时,李陵与苏武在河梁有诗酬唱,从传下来的那些诗句中可以看出一颗痛苦矛盾的心灵不停息地挣扎。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指荆轲刺秦事。燕太子丹与宾客及知其事者在易水畔白衣送别荆轲,荆轲的朋友高渐离击筑,他慷慨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刺秦失败,荆轲被杀,而易水的寒气流贯千古,老辛说“悲歌未彻”,当是深自感受到易水砭骨的寒气。

    老辛想到的这一串别离,都是长别无见的永别离,一别之后,生死两茫茫,所有恨,无限憾,都无可救赎,无可弥补,刻骨铭心,直成永远。

    老辛曾在马上挥戈,何以万端纠结人间别离?以至在亲人之间的别离场景里,涌泉般想出来他人这许多永别离的旧事?

    “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蝶恋花[送祐之弟]》)老辛有恨,世所共知,恨北土沦于敌手,恨南宋朝廷苟安,恨英雄旁置,年华老去,壮志难酬。

    “谁共我,醉明月?”月下引觞,尽兴挥洒,不觉酩酊沉醉,这是知己剖心坦陈才有的境界,老辛还有词《永遇乐 烈日秋霜》,也是送别十二弟的,“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可见,十二弟与老辛,有宗族血脉之亲,更有肝胆相照之谊。与十二弟的分别,不仅是远别亲人,更是远别志同道合的战友和同志。老辛已被闲置,十二弟又被冷落到遥远的桂林,离抗金的阵地更远,志士零落天涯,抗金大业的成功更渺芒了。

    “谁共我,醉明月?”英雄一声悲鸣,四望无边寂寞。

    此一别,山高水长,大志难申,是古今长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己的分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pva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