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18-20年初婚姻育儿专题精选心理
你的不认可,正在一步一步杀死孩子

你的不认可,正在一步一步杀死孩子

作者: 作家梁晶晶 | 来源:发表于2018-07-12 19:29 被阅读15次

你是不是总会见到这样的画面呢?

“听说你家孩子这次考试又榜上有名啊,比我家那个强多了。”

“哪有啊,他运气好,瞎猫碰到死耗子了。”

被夸的那个孩子听到妈妈的回答后,一脸沮丧地低头走路。

图  网络

其实,父母的不认可,不仅让孩子情绪低落,甚至会走上自杀的不归路。

1.

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的漫画,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气,那其实是因为你给的赞扬不够,他们只有行为不当的时候才能得到注意。”

《超级演说家》节目中,马丁在《父与子的战争》中曾说过他和父亲的故事。

有一次考试,他考了年级第二名,特别高兴地把卷子拿回去给他爸妈看,他爸仔细端详着卷子,说了句中国父母普遍会说的话:“第一名是谁啊?”

他说他当时犹如被浇一盆冷水,从头冷到脚。但是他不服气:“那我就考个第一给你看看。”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考到了全年级第一,他把卷子撂在他爸面前,心想这下没话说了吧,他爸拿起卷子,指着它说:“这道题我和你说过吧?怎么又错了?”

马丁曾说:“中国式父亲最大的问题,我觉得不在于打骂,而在于不认同。我爸对我深深的不认同,从小带给我的是深深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转化为深深的逆反。于是他违背父亲的期望,放弃当工程师,选择了当主持人。

孩子得到父母的认可,实在是太难了,简直成了一种奢望。

2

为什么父母就是不肯说一句:“孩子,你很棒”之类认可孩子的话呢?

最近看的真人秀节目《少年说》给了我答案,这档节目主要鼓励青少年大声说出自己的不满。

其中袁璟颐天台吐槽妈妈,让我一度泣不成声,好想上去抱抱这个女孩子。

她一直活在妈妈给她的压力下,她妈妈总会拿闺蜜和她作比较,她闺蜜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校第一。不仅如此,就算她自己有进步,妈妈也从不表扬,而是不断打击她。

妈妈还会全盘否定她:“你成绩这么差,她怎么会和你做朋友呢?”

她哭着问道:“妈妈,孩子不只是别人家好,你自己家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但是妈妈还是全程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不打击她,她会“飘”,会骄傲,可是孩子说:“我真的不适合激将法,你们老是这么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

实在是沟通无果,孩子只能哭着,转身离开。

长此以往,得不到妈妈的肯定,孩子很有可能会不断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差劲、笨,最后什么都做不好。

很多父母说话都会严重克制自己 ,明明想说:“孩子,你真棒,妈妈为你骄傲”,因为害怕孩子会骄傲,会自认为了不起,从而懈怠了学习,深思熟虑后换成了:“你这次考得不错,但那个年级第一是谁?”好不容易考到年级第一,父母来了句: “别骄傲,比你好的人多了去了。”

“你还不够好”的完美主义想法让孩子陷入困惑,甚至用生命引起父母重视。

之前常青藤女博士因为妈妈一句:“你以为你做的够好吗?”转身跳下阳台,不就是因为妈妈长期不认可她吗?她的那句:“是不是我永远都没办法让你满意?”其实是一种对母爱的渴求,希望妈妈能肯定自己,然而妈妈的冷漠回复成了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3.

训斥或者不夸孩子,真的有助于孩子进步得更快吗?

心理学家赫洛克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的人员分为四个等组。

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给予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结果是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

实验结果告诉我们,比起训斥孩子,表扬会让孩子进步得更快。

正如《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所说:“人们都喜欢被赞美,不喜欢被批评。”而孩子比成人更需要赞美,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肯定。

4.

如何让孩子能认可自己呢?

换位思考,理解孩子

毕竟人无完人,没有完美的小孩。父母们,试想如果你天天被领导说自己这个也做不好,那个也做不好,熬夜做出来的工作成果被领导批得一文不值,你又是什么感受呢?

用心倾听,始终注视孩子眼睛

我闺蜜和她妈妈感情特别好,无论什么大小事都愿意与她妈妈分享,身边的人都说她们更像朋友而非父母。

有一次去她家,我发现她找她妈聊天,她妈本来在看电视,看她要说话,马上把电视关了,然后笑眯眯地看着她:“什么事啊?”两人迅速打开了话匣子,谈话的过程中,她妈也没有看电视,而是一直维持着笑容看着她。

倾听也是认可孩子的一种表现,只有孩子知道父母在认真地听他说,他才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困难倾诉出来,这样亲子关系才会更和谐。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人多闻多见而少言。”短短数语,足以说明倾听的重要性。

鼓励,而不是表扬

《少年说》的最后,主持人让妈妈说出孩子的三个优点,妈妈脱口而出:“善良、口才好、善于表达。”

但袁璟颐并不开心。

为什么呢?

袁璟颐说:“妈妈总是夸我这几点。”

很明显不走心啊!就三个词就概括了孩子的优点,孩子善良在哪?口才好在哪?善于表达体现在哪?妈妈没说。

前几天主题为“你应该鼓励而不是表扬孩子”的TED演讲,对“表扬”和“鼓励”的区分让我很受益。

它是这么说的:“表扬和鼓励的区别在于沟通方式的不同。表扬促成的是固定型思维,具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在困难面前很容易感到无助,而鼓励促成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具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人会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而遇到的一些挑战是来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具有这样思维模式的人较容易成功。”

TED中建议运用描述法,夸“具体”,不夸“抽象”。

当孩子取得进步时,妈妈应该将孩子努力的过程以及孩子取得进步的地方说出来,这当然需要妈妈平时细心观察了。

比如:“璟颐,有一次我看到你特别有爱心地喂食流浪猫,还不忘给它接水喝,妈妈都没有你这么细心,那一刻,妈妈被你打动了,你真的是个善良又细心的好孩子!”

鼓励孩子可以让孩子的自我认可感增强,引导孩子往培养善良、细心这些美好品质的方向努力。

父母以为认可孩子很难,但孩子要的其实不多,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暖心的话足矣。

认可孩子,他便不会自卑、自暴自弃;认可孩子,这将成为他自信的源泉;认可孩子,这将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相关文章

  • 你的不认可,正在一步一步杀死孩子

    你是不是总会见到这样的画面呢? “听说你家孩子这次考试又榜上有名啊,比我家那个强多了。” “哪有啊,他运气好,瞎猫...

  • …………

    你凝视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凝视你…你痛视魔鬼的同时你也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魔鬼…魔鬼还是魔鬼…而你正在一步一步的被魔...

  • 给所有tp34的信

    亲爱的徐静:我知道你一路走来非常的不容易 内心有很多的纠结 不接纳 不认可 但替你感到开心的是 你终究还是一步一步...

  • 333致新竹班第十九封家校信

    亲爱的新竹班家长和孩子们: 大家周末好! 时间一步一步挪移,复习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在这个复习...

  • 对自我肯定 不被期望绑架

    工作中期望被领导认可 感情中期望被老公认可 见公婆期望被公婆认可 和朋友相处 期望被朋友认可 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

  • 高自尊精品训练营学习第五天,我的打卡作业

    一、表扬孩子正确的三步曲: 第一步:给予孩子积极的认可; 第二步:认可孩子可控制的因素,表扬孩子的可控因素,如勤奋...

  • 我认可你的所以——

    我认可你的所以—— 也许我怕忘记你,所以才会义无反顾, 在追求你的路上,一步一步的蹒跚, 知道命理纠缠了岁月的歌声...

  • 你好,yzy

    我正在一步一步往上爬

  • 生活想要杀死我们

    你们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十分惊讶,生活怎么会杀死我们呢!但生活的的确确在一步一步杀死我们。 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盼望...

  • 家长的这种行为,正在一步一步毁了孩子!

    昨天跟闺蜜聊天,她气愤的说起儿子在学校的遭遇。闺蜜儿子7岁,比较调皮好动,在班上属于那种不太“听话“”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不认可,正在一步一步杀死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nr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