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有个女孩无意点进了 b 站的一个翻唱视频,up 主是一个叫Neu的19岁男孩。
那时候,女孩只觉得Neu的声音好听又温柔,于是成了他的小粉丝。
可是后来有一天,女孩再次点进那个视频,却发现自己的男神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女孩不敢相信,于是翻遍了他的微博,终于一点一点还原了他离开的真相,发生的一切让她崩溃大哭。
2014 年 11 月 29 日,这个男孩好像失恋了,他有点想不开,在微博上说自己想自杀。
一开始,他只是讲述自己的故事:1995 年11月14日出生,我出生就注定被抛弃。我知道世界上是有爱存在的,只是我很脆弱……
后来,他开始考虑几种死法:“我觉得割脉挺适合我的,我不想再醒过来了”。
此时,他的微博评论充斥了许多嘲笑和谩骂,说他SB,用死来炒作。
但他却说,以前看着别人发自杀微博,也会笑人家傻,结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才真正理解这种心情。
在“直播”自杀的期间,他犹豫过几次:“让我再想想,我再想想还有没有我活着的理由。”
但换来的却是更疯狂的谩骂:“要死就快去死,好吗。”“自作自受。说的别人没分手过一样。这么自轻自贱不考虑家人还要求别人捧着?”
最后,他发了一张烧炭的照片,警方确认他自杀后没有抢救成功离开人世……
后来他的朋友澄清,其实让他产生自杀念头的主因,是他坎坷的身世。
他自幼父母离婚,父亲杳无音讯,母亲改嫁……孤独是他生活的底色。
或许他早就患有抑郁症,“失恋”只是自杀的导火索,而网友的谩骂和不理解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人生病并不孤独,不能被人理解才最孤独。
千万不要假以正义之名,去做伤害他人之事。
02
无法理解他人,其实是同理心水平较低的表现。
同理心指的是,能设身处地觉知、理解和把握他人的情感、认知状态。
比如,《找到你》这部电影中有一个情节:马伊琍饰演的保姆孙芳因为没钱给孩子治病,眼睁睁在一个雨夜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许多观众为之深深动容。
当了母亲的观众,固然能理解这种发自肺腑的无力感。
而尚未为人母的人,也经历过自己失去至亲骨肉的那种痛,因此能够表达出对这种痛的理解,这就是同理心所起的作用。
如果这时有人跳出来说“这就是她没买保险的结果”,你是否觉得很不合时宜?
的确,这个跳出来的人说得一点也没错,但他却少了一份对这个命运多舛的母亲的同理心。
同理心水平低的人,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家庭生活中,都很难获得幸福感。
类似下面这样的对话,你一定见过不少。
妻子:“这盏台灯真漂亮,放在床头再好不过了!”
丈夫:(看了看标价,880元)漂亮什么啊,不要乱买!珠光宝气的,俗气。
妻子:你才俗气,什么都不懂,没品位。
丈夫:你这么有品位,上次会穿“军装”去参加XXX的生日派对?
(这一下点到了妻子的痛处,有一回她看中一条草绿的连衣裙,喜欢得不了,丈夫觉得不好看,她偏要买。
后来穿去XXX的生日派对后,密友们都说不适合她。妻子回家便把裙子压箱底,丈夫却因此暗自高兴了几天。)
妻子:小男人,就记人家这些东西。有本事,多赚点钱养家呀!贫嘴算什么本事!
最后,由于缺乏同理心,关于台灯的审美问题变成了互揭伤疤的恶性争吵。
0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乔拉米卡利和柯茜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提到一个概念,叫倾向性倾听,即在听他人说话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听几句后就开始用自己的经验来填空。
妻子表达了对台灯的喜爱后,丈夫凭经验认为妻子想要购买,于是马上把妻子的话怼了回去,这就是一种倾向性倾听,一种心态封闭的倾听。
这种倾听方式,会阻碍我们继续听那个还在不断深入的话题或故事,中途打断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令人不悦的回应,矛盾自然因此升级。
要避免这样的矛盾,就必须学会共情式的倾听,抛开先入为主的想法,就事论事,客观地讨论问题。
共情,是和同理心概念相同的另一个名词,共情式倾听,即以对方为中心,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理解了。
这意味着要从普遍现象中看到独特性,从麻木变得敏锐,从熟悉中看到陌生。
拿前述的例子来说,妻子一再想说的是这盏灯很漂亮,并不一定想要购买,而丈夫凭借以往对妻子的了解,断定妻子想要购买,想得更多的却是价格太贵,不宜购买。
两人都没有充分发挥共情,弄清对方想说的话。
如果女人在男人说“俗气”时,不带评判地表明自己的感受,“你说俗气,我觉得不舒服”,男人也就此澄清:“我没说你俗气,只是觉得价格真贵”,争端可能就此息止。
共情式倾听能把我们带入一个可以相互理解的亲近空间,在那里可以合情合理地进行想法和感受的互动,更深入地理解我们自己,以及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一段不能共情的关系,往往让人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你说这个名牌包包很漂亮,他说你拜金、爱慕虚荣;
你说希望中个500万,他却觉得你是嫌弃他没本事,不会赚钱;
你只说了一件事的开头,他就以为你要数落他,话没说完便开撕,聊天变成了争吵。
其实,人际交往中的大部分问题,都是缺乏共情导致的,只要提高共情能力,许多问题都能解决,许多关系都可以改善。
04
这里分享《共情的力量》一书中,2个提升共情力的方法:
①诚实地面对自己
诚实,指的是能找出被隐瞒的东西,比如隐瞒的想法、情绪等。
有时候,我们以为的诚实,其实只是在不认可或谴责他人的外面加了一层伪装。
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在抱怨,那就应该诚实地问问自己:
这个人什么地方让我厌烦了?他让我产生了什么不安全感?我怎样才能处理自我怀疑,而不是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他人的错误和缺点上?
接着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花大量时间去批评或谴责他人的行为。
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理论:苛责他人的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如果你总是花很多时间来批评他人,很有可能你也会花很多时间来批评自己。
当你总是遭受他人的抱怨和批评时,也可以直截了当地问对方:你为什么这么缺乏安全感?
②关注身体的感受
如果你正在跟一个伤心哭泣的朋友谈话,在你自己都觉察不到的情况下,你的面部肌肉也会自动地开始模仿朋友的表情,感觉到朋友正在感受的情绪。
这种现象叫做生理同步,即我们的头脑(情绪)和身体(躯体反应)之间是紧密关联、相互依存的。
也就是说,你的心情,能被你身体的生理反应所改变。
微笑能让我们安静下来、心情好转;眉头紧锁能让我们的感觉更消极或者更严苛。
而反过来,我们的生理反应,也体现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仔细观察自己的生理反应,便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
共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简单,它是在区分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进入他人的世界,想他人之所想,感他人之所感。
但其实又那么简单:人之初,性本善!
与其通过指责和谩骂去改变他人,不如静下心来倾听,感受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声音,敞开心扉,让关系变得简单而温暖。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选择,最妥帖的,应该是通过共情去选择善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