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创作的路上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二十三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二十三

作者: 熊大大熊 | 来源:发表于2021-02-28 05:00 被阅读0次

儒道始祖

老子即李耳,生于楚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他曾拜隐士商容为师,后担任周朝掌管藏书的史官,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后来他对社会政治感到很失望,便辞官归隐,亲自耕作,自谋衣食,并招收弟子,讲道论德。

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慕名前来拜访老子,请教有关周朝礼制的问题。可是老子认为孔子热衷于政治,欲念太多,只是劝孔子做人做事不要太强求,太外露。

后来,周室衰微,老子便决定离开周朝,四处云游。路过函谷关时,守关的官员知道他学问渊博,请他留下一部著作。老子推辞不过,就写了一部书,这就是《老子》。

后世的人将老子的思想发展为道家思想,并尊老子为道家学派创始人和道家的始祖。

孔子即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当时各路诸侯国征战不断,周朝初年制定的礼乐制度都被破坏了。孔子提出恢复周礼,实行“仁”的主张。

刚开始,鲁定公还会听从他的意见,可后来就沉迷享乐,不理朝政了。

孔子便决定离开鲁国,带着学生四处奔走,在外游历14年,先后访问了卫,陈,曹,宋,郑,蔡等国,极力宣扬仁义与德政,强调礼制秩序,但是他的政治主张在各国都没有被采纳,反而还遭到误解和讥讽。

到了晚年,孔子只好回国。他一边讲学,一边和弟子修订《诗》,《书》,《礼》,《乐》,《易》等典籍。他的言行被后人整理成《论语》。

相关文章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二十三

    儒道始祖 老子即李耳,生于楚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他曾拜隐士商容为师,后担任周朝掌管藏书的史官,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二

    女娲补天 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间一片荒凉。女娲比照自己的样子用黄泥捏出一些小人儿。于是天地间便有了人。 传说,在一...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二十

    崤山之战 晋国早就得知秦军要偷袭郑国,于是,在秦军回国的必经之路——崤山以北阻击秦军。 秦军灭了滑国撤兵回国,一入...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十三

    囚车之才 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是个动荡的朝代,分为春秋和战国。 春秋五霸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

  • 共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二

    今天由第三组的四位同学来讲第三课的内容。由于我担心孩子们不会讲,所以先带着孩子们把白话文读了一遍,然后,又读...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三十三

    毛遂自荐 秦军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后,白起又率军直奔赵国都城邯郸,赵国陷于危机当中。 战国四君子,赵国平原君,魏国信...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五十三

    蜀汉灭亡 蜀国后主叫刘禅,小名阿斗,是个懦弱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对治国之道一窍不通。 诸葛亮等老臣死后,蜀国缺乏...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二十五

    战国七雄指 韩 赵 魏 楚 燕 齐 秦 三家分晋 战国初期,晋国国力衰弱,实权掌握在智伯,赵襄子,韩康子,魏恒子四...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二十七

    孙庞斗智 战国时期,魏国人庞涓和齐国人孙膑师从鬼谷子先生,学习兵法。 孙膑是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为人忠厚,虚心学习。...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二十八

    广收门客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一直想拆散齐楚联盟。他听说齐国的孟尝君名望最高,势力最大,便邀请孟尝君来咸阳,要拜他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二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qwi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