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暴露社会问题
不得不说,虽然自媒体很难受到控制和约束,它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反应社会问题和促进问题解决。
笔者看到过一位同学在朋友圈求助,试图通过寻找自媒体发声,希望能维护一下自己的权利。原因是遭遇暴力,而报案后相关部门不作为。
我在(2)中也有提到过想要依赖舆论解决问题的孩子。这些都是笔者亲眼目睹的确凿的事,对比这两件事,都是想依赖自媒体解决自身遭遇的问题。抛开具体情景下这种做法的合理性不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发声。我认为这是一种好现象,三十年前龙应台在批评“沉默”的大多数,而自媒体则是我们在这个时代的扩音器。
但是这种发声越多,就会暴露越多的问题。个人诉求得不到解决而只能通过自媒体维权的时候,也暴露了有关机构不作为。尽管大多数时候,自媒体维权并不能解决具体的问题,但是当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并有勇气把疮痍暴露出来的时候,既然一部《我不是药神》能让李克强总理做出批示,那么自媒体发声也能推动社会进步。
常人不敢提出的,“不合时宜”的东西,在自媒体作用下暴露于大众视野之中。
二十一世纪的“野火”?
这个自媒体时代让我想起了鲁迅,柏杨,龙应台。
一轮又一轮朋友圈不合时宜的文章的传播和被和谐,像极了鲁迅肆意生长的野草,像极了龙应台风靡台湾的燎原野火。三十年前,龙应台在《中国时报》上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质问“沉默”的大多数,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生气。这把野火烧成了燎原之势,造就了一个时代。
不过,自媒体与他们,终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尽管自媒体能代表大众提出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他们的作用终究也只是把事情提上台面。至于针砭时弊,反应社会问题,这并不是大多数自媒体人的目的。
流量就是收益,既然有运营,其中就必定牵扯到利益。对于自媒体人来说流量才是最终目的,所以,自媒体人始终以把事情闹大为最终目的,只要能产生煽动性,他们是不顾事情真实性的,这点在王凤雅事件上就有所体现。
自媒体这把大火不同于龙应台的野火,但是很野。龙应台的野火烧向外强中干的旧体制大门,而自媒体的火却不辩好坏,肆意伤人。
信息受众何去何从
我想,在面对朋友圈铺天盖地的煽动性信息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会迟疑的。
我认为要想能让自己在信息潮流中分辨问题,需要从自媒体工作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接受并理解自媒体盈利的目的,理性地对待文章。
与传统媒体的不同之处是自媒体写作者不具备专业素养,我并非表达他们的文章不优秀,而是,在这种情况下,事情的真实性和还原度是大打折扣的,如果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能站在自媒体人的角度而不是信息受众的角度,就不容易被煽动和产生偏激言论。作为网民我们应该理解并认可自己的价值,我们的作用是阅读和传播信息和舆论。
我并不认为转发真实性欠妥的文章是不负责的,中大张鹏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若非中大师生的转发,这一事件也得不到解决,尽管这一文章里有对教授的恶意中伤。但是对于观点偏激,主观意识强烈的文章,我们还是谨慎为好。
在自媒体的世界里,如果事实是100%,那么文章就是150%。但是没有这多出来的50%,或许这100%产生的作用会变成0。我想,这是一对矛盾。“事件发酵—爆发性扩散—反转”已经成为网络热点的常态,在信息确凿之前,受众能做的就是站在合理的立场发表负责任的见解。
但是我依然希望,群众能不丧失参与网络事件的热情。在真正的野火到来之际,能烧出群众的一片天空。
附一个个人观点:
被和谐的文章,一般都具有很大争议,对于转发截图的行为我不作评价,因为我曾经也是参与者。我不认为和谐就是打压和妄图掩盖事实,从大一点的角度看,如果不屏蔽这些具有煽动性的东西,不辨真伪的吃瓜群众更容易让事态失控,舆论偏向奇怪的方向。我们需要躁动,但是我们也需要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