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朋友圈从今天到昨天夜里都是怀念金庸先生的小蜡烛,
以及转发的一篇篇金庸先生的文章,
这些文章来得都快得不得了,一篇文章都找不到实实在在的金庸先生解说,
全部是凑字数,蹭热点,戳泪点,赶集似地快速拼凑出来的文章。
让人不免觉得有些悲哀,
金庸去世了,这个IP被孵化成无数影视作品的大文豪去世了,
却成了一个自媒体的狂欢之夜。
image我的朋友也发微信问我,金庸挂了,你不写点什么吗?
心里的第一个反应是,我必须要写点什么吗?
停顿了十几秒,还是回了他一个,我再想想吧,有了想法再写。
他还是止不住地“劝说”我,还是写一写吧,金庸还是有很多影视剧可写的。
但是我却觉得有些害怕,毕竟没有什么底气来写,
也确实觉得心理不安,这大概是中国人,也是人性都有的恻隐之心吧。
一个人去世,应该是悼念他,祭奠他,怎么能借他的去世来借题发挥呢?
说实话,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内心一直都是稍微有点自责的。
但是想想为了这份自责,自己也要动笔写一写的。
image在杨德昌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
未成年少年小四在杀了人之后,街上人来人往,
他一个少年杀了人又能改变什么呢?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
当被送了警察局以后,朋友掏心掏肺的说了一句:“我就他一个朋友啊!”
家人撕心裂肺到心如死灰,唯有一群媒体看热闹不嫌事大,仍然在推推搡搡,
害怕失去了捕捉最佳,最劲爆新闻的机会。
似乎媒体一直都是给大家这样的印象,浮夸,断章取义……
但是有的时候舆论也是能够引发反思,能够引起人的关注,从而拯救一些事情。
image今天也想借着金庸先生的去世一事,聊聊死亡。
金庸先生留下的“精神上的遗产”是无穷无尽的,
这不是完全在于他的《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书剑恩仇录》等等,
而是在于他在我们的脑海中构建了一个武侠江湖。
这就像是当一个人拥有了一大片土地,你再给他一片天空,
你要知道我们的思维是无穷无尽的,就像一片无尽的天空,
而很多伟人,很多作家,很多导演艺术家就给我们的脑海中搭建不同的世界和社会,
虽然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社会,
但是脑海中的世界却是丰富多彩的,却是多种多样的。
金庸先生带来的贡献就在于给我们劳累的精神得以休憩,
在我们累了的时候,精神上还有一片讲究江湖义气,讲究规矩的武林江湖。
也有降龙十八掌,玉女心经,太极拳等等这样高深的武功等待着我们去参透。
image金庸先生给我们的脑海构建了这样一个空间的存在,
累了的时候,或者还对理想有憧憬的时候,我们就去这样的空间里停留,
想一想,也许以后就觉得生活也像那样的江湖一样可爱,可敬。
这些是金庸先生即使离世了也不能改变的东西,这是超越死亡之外的。
《寻梦环游记》中一直寻找的那个“梦想”就是如何让人记住你,
默默无闻的人可能凭借一些照片,遗物让一两代的人记住他。
名气大一些的人则用一些作品让大家记住他,金庸就是用作品让大家记住的那一类人。
只要大家还在看金庸武侠剧,金庸就会永远被记住。
金庸就是在《寻梦环游记》中过得很滋润的那一类人,因为他不用担心会被忘记。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被遗忘才是。”
也许是因为那么多金庸武侠剧在大家的心中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的脑海中已经拥有了这样一个武侠江湖,这个江湖和金庸一样在我们的脑海中永存了,
所以到金庸先生昨天去世了,我们才觉得像梦一样,
也觉得他好像并没有离开我们,
因为我们从来没有,也不会忘记他。
image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编辑:小青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