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人生断想坚持写简书电影
东京女子图鉴|你们讨厌的女人,却让我心疼

东京女子图鉴|你们讨厌的女人,却让我心疼

作者: 我就是菲奥娜 | 来源:发表于2017-03-11 18:09 被阅读2002次

“一起加油吧!因为想得到的东西还有很多!”

看完了这部剧,只想说声,“Amazon, amazing!”

如果你也是一个年轻时就从小城市来到大城市的姑娘,在大城市做着挑战的工作,去电视剧里出现的餐厅吃饭去电影里出现的商场逛街,形成了和家乡的老同学们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追求,遇到过狗血的爱情以及曾站在熙攘人群中觉得孤独,现在已经不那么年轻,那么你应该有87%的几率被这部剧(别问我为什么是87%)击中,无论你嘴上说着喜欢还是讨厌。

《东京女子图鉴》- 2016年开播出的日本网络剧,12月在亚马逊平台首播。最早原来是资讯网站“东京Calender”下的一个介绍吃吃喝喝的专栏衍生出的第一人称四格漫画微小说系列,讲述了在东京生活的独身女性真实的恋爱与生活。女主角的扮演者水川麻美这样介绍说,“绫因为憧憬华丽绚烂的东京而来到此地,每一天都在东京的生活中寻找人生的对与错,并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观。“ (水川麻美看着眼熟,原来演过《交响情人梦》和《最后的朋友》呢,啧啧~)

11集,每集20分钟,发生在遥远的东京,却像极了在北上广的你我的映照。这是一碗毫不掩饰赤裸到极点的生活毒鸡汤,随时戳爆你的玻璃心,酸爽极了。

--------------------------------击中1-------------------------------------

“这里不应是我的立身之处。”

出生在秋田的齐藤绫在入学地方大学的时候对自己说。这句话是多少小镇女孩冲去大城市的内心OS啊!包括我。

读书时通过报纸杂志比如《南方周末》《申报》等奠定了我对大城市的向往,原来城市里除了有更高的高楼,更宽的马路,那边的生活和家乡每天千篇一律的吃饭睡觉看电视10点上床如此不同,各种好玩的事情令人神往。

我清楚得记得,1999年跨入2000千禧年的那个夜晚,对我老家来说也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元旦而已,再加上烟花禁令,安静平常到令人窒息。我躺在床上,一夜无眠。我一直在想象如果这时候我已经考上上海的大学,应该在外面彻夜和朋友们狂欢庆祝这种一辈子只能有一次机会碰见的特别日子吧,肯定不可能躺在床上睡觉啊。越想越觉得可悲,无法接受!这件事可能是我下决心要考去上海的最大动力。

----------------------------------击中2-----------------------------

女主毕业后终于如愿以偿去了东京工作,想住好的区域可是租金太贵,于是去了更便宜更偏远的区域住下来。

我大学毕业后租的第一个房子租金,也正好是我当时微薄工资的三分之一。当时真的是穷死了,常常找借口不和同事去餐厅吃午饭(因为附近饭店很贵),然后去便利店买更便宜的便当!!!(心酸~)

----------------------------------击中3-------------------------

女主在东京的第一个男朋友直树,是个单纯温暖的小职员 - 下班在地铁口等她,做晚饭给她吃,对生活中的小幸福感到满足。

不知道你是否也想起了那个陪伴自己度过社会初级人生的那个男友,那份没有什么钱但会一起吃着火锅唱着歌一起看无聊电视剧哈哈大笑的小确幸。然而,如果你和绫一样觉得这种普通而世俗的小确幸并不是你想要的生活,那么你可能也会放弃那个像直树一样的小男友 - 他要花很长时间才会明白你放弃他的真正原因。

好多年前我曾经有个同事,当时他有个从大学就开始谈的很好看的女朋友,常常来公司等他一起下班回家,看起来感情非常好。突然有一天就分手了,女生提出的,小男生很郁闷。和我们聊起的时候,他说好像是因为有别的有钱小开在追她,所以一定是她移情别恋了,愤愤不平。可事实上,他们分手之后很久很久,这个女生一直处在单身状态。等到他又有了新女友,再聊起她,也依然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当时她要提出分手。

当时作为男生朋友的我也不大能理解,想当然得认为应该是这个女生太作。现在回想起来,也许那个女生到了一个思考自己未来的节点,无论是因为什么样的契机或是遇到的什么人让她突然觉得有问题,总之她做出了当下的判断- 现在这个男生能给的并不是她想要的。并不能简单得对这样的女生做势利或者现实的粗暴判断。女性总是更在意安全感这件事,而出于生物性的“追求更好基因”的本能,也会更积极得思考和实践生活的升级换代(包括伴侣的升级)。而男生似乎总是更晚才开始思考人生想要变成什么样,当进入到一个状态后就会很长一段时间都满足于保持常态。在懵懵懂懂的过程中,在不能给出一个明确未来的现实中,如果不能在对未来的期待上达成一个共识,很多爱情就这样散掉了。

----------------------------------击中4-------------------------------

华丽的背后 三十岁女人的分歧点

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穿着高跟鞋奔跑,为了一场面试而精心打扮,还没拿到offer便开始幻想在更高级的办公大楼里工作的场景。这样的画面太熟悉!

在大城市充斥着各种你无法视而不见的消费诱惑,再加上本来生存成本就很高,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得不被逼着要进化,为了存钱买喜欢的名牌,为了搬到更好的街区,找更好的工作拿更高工资。这就是城市女白领的打怪日常模式啊~

剧中的绫做了和服店老板的情人。城市里,这样的女子太多。有钱有闲有品位的男人,只要情人不给婚姻。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各取所需,冷暖自知,都是选择。不管怎样,绫还是一个在工作上很努力的女子,也能靠自己的能力保持自己的生活品质,所以才能在自己羡慕身边朋友们都进入婚姻生活后果断地主动提出和幸和先生分手。这一段剧情告诉我们,女生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更加主动得进行选择。

最后她作为一个曾经的小三给对方老婆打电话,本来想要最后搅个局结果却被云淡风轻挂了电话。人家根本不在乎!而剧情里的另一条小三支线,绫曾经的公司同事优希也是做了客户的小三,不过结局却是客户最终和老婆离了婚和她一起开创新的事业。两个小三,不同的结局,也是很妙。给女生们的启示,如果对方只是想在婚姻之外找找乐子,用钱财就能满足你,那么你对对方来说也只是一个用钱财就能乖乖养着的宠物。想闹?滚好了,不过是换个宠物养罢了。

优希的结局应该算是好的结局了。我从一个律师朋友那里听来的最离(绝)奇(情)的故事是,一个女人做了一个男子十几年的婚外情人,从这个男人从无名小辈时就在一起,和他一起打拼直到这个男人事业有成(男人的老婆应该知道但应该也没怎么管吧),其间这个男人送了女人一套房子。后来两个人分手了,女人重新找了一个男友,结婚过上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本来好聚好散,她找到归属男人回归家庭,两不相欠也就算了。谁又曾想到,这个男人居然和他老婆一起联手想通过诈骗的手段把这套房子要回来,然后就各种诉讼、欺骗、官司。。。听了这个故事,我也是呵呵呵了(就算你实在想做小三,也拜托巨龙巨龙你擦亮眼!)

----------------------------------击中5------------------------------

老女人的相亲

与和服店老板了断后,33岁的绫有了新的目标-结婚,积极得开始了各种相亲。这一段的脚本简直是我的亲身经历啊(捂脸~)。

我也曾有过这么一段时间,怀着对结婚这件事的执着,觉得到了一个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要做点什么的节点。于是注册了市面上所有的婚介交友网站,加了一堆交友微信账号参加活动,发动身边所有的朋友,还花高价找线下中介,每个月都被安排见人。。。总之能想到的方法都去试。

绫在交友活动的那种“丧”气,真是有共鸣到哭。我的感受是,组织者总是会把这样的活动吹得天花乱坠,“高端”“精英”“海归””人工挑选履历”等等。等你特意空出一天时间,挑了得体的衣服和包包,还故意拿下了扎眼的配饰。结果到了现场,发现几十个人里面可能只有2个不知名野鸡大学回来的海龟,只要在外企工作和机构当公务员的都叫做“精英”。虽然也常常有男生过来和我搭讪,但是当很快“不经意”问到“你几几年的呀”,就开始气氛尴尬,脸上堆满了“啊!你都这么大了啊”的复杂表情,尽管对方比我小好几岁看起来已经是中年男子的平庸气质也不妨碍他的莫名自信。临了还要发微信和我说,”你挺有魅力的,就是你的打扮看起来很女强人”。讲真,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每一次都对我的自尊心是一种极大的打击。所以,我现在拒绝参加任何线下多人交友活动,毫无意义。想想也是,真正有魅力的男士应该也不会需要通过这种方式再去找女朋友吧。

我的红娘老师们虽然嘴上说着“苏小姐你的条件还是很好的,能干又独立,相貌又年轻。放心吧,我们这里有很多优秀的男士适合你,一定能找到!”,其实心中翻着白眼说着和婚介服务小姐对绫说的一样的话吧!!(我也是too young to naive~)

剧中的绫于是调整战略,将要求降低,物色到了一位“合适”的老公人选,这位男士其貌不扬,却愿意支持妻子的梦想。然而住进了梦寐以求的高级公寓的绫,却偶然发现,自己所认为对的人,不过也是人工套路的产物。口口声声喊着支持老婆的梦想和目标,却仍是两手一摊躺在家里还要等着辛苦加班工作的她回来收拾屋子和做饭给他吃。觉得生孩子是头等大事,当绫想要和他好好温存一下特意穿了性感的睡衣,他却自顾自谈着如何生孩子的事情毫不解风情。这段本来就没有爱情基础的婚姻,无趣的男人,自然就走到了离婚的结局。

----------------------------------击中6-------------------------

剧中的这本男性交往培训教材令我想到了直男界很流行的PUA学(泡学) - 一个教男人如何把妹泡妞的培训教学体系。我无意中得知有这么一种”学术”, 好奇找来培训课程研究了一下,又赞叹又被惊到!女性的心理和弱点被分析得极其透彻,相应得,教程和培训讲师会教你如何针对性地说话、行动,以达到快速推倒或赢得芳心的目的。这是一个很目标导向的体系,可能这节课讲师会强调“推倒只是短期目标,还是要通过长期努力赢得她的心将她留在身边才是终极目标”,下堂课解答环节讲师也会指导学生如何同时游刃有余得hold住两个情人(甚至更多)的技巧和重点。

我也不能说这种教程对社会完全无用,也许对一些真的很不懂异性交往的内向男生还是有用的,至少能帮助他勇敢迈出第一步。但总觉得如果只是一种套路,并不是真的体谅和懂女生,并不是真心实意想让对方开心的伪“暖男”,这种人还是挺让人恶心的,最好有多远滚多远。

----------------------------------击中7-------------------------

经历了婚姻的失败,坚信着自己的人生将会美好和浪漫的绫终于意识到,其实只是平淡无奇随处可见的故事而已。街道上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粉饰着“我很幸福”的神情,可事实上呢?自己是主角的幻想破灭后,只剩下残酷的如黑咖啡般的清醒。

剧中关于女性要不要婚姻生子这件事也给出了一个自己的论点。虽然把“生孩子的“都定义成”没有智慧和能力的女人”的阴谋论太过偏激,我并不赞同。不过确实也引发我们自己的思考,撇开繁殖本能和社会赋予女性的生育职能之外,我们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是否应该更加理性?如果决定要生,是否能保证提供一个很好的教育环境且负起为人父母应有的责任?

”优秀的女人们,做着专业的工作,热衷于在职场上创造价值,没有生孩子的空间吧。所以积极响应政府多生孩子的号召,大多是没有智慧和能力的女人,然后光是劣质遗传基因不断增殖。而且教育环境和助儿援助也很糟糕,劣质基因在接收不到好的教育的情况下抚养长大,但这就是政府的目的吧。只是为了提高税收而增加人数而已,目标是群愚政治。笨蛋国民更容易欺骗吧。所以在这个国家生小孩其实是为世袭议员们创造独裁国家做贡献而已。”

“未婚时被人说结婚才是女人的幸福,结了婚又被生小孩才是女人的幸福这样无言的压力胁迫,被女人幸福的定义无止境得压迫着。”

这段话应该也是现代很多女性的烦恼吧~

“能生小孩的女人路上一堆,但是能在一流企业凭着自己的判断来推动企划的女人很少,这样就足够了吧。”

最后,绫给自己的人生下了这样的决定。北上广一线都市,也因为越来越多的女性认为追求事业和自我价值比承担生物繁殖更重要,于是选择了丁克的人生。

至此,女主角面对女性命运和“幸福”定义的思考,已经突破了曾经深深绑住自己的桎梏。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圆桌女生派》和徐静蕾,其实谈论了类似的问题,这部剧同样令我们思考,一直以来我们作为女性被灌输的那些“幸福生活观”和“使命”,真的对所有人都适用吗?

---------------------不要脸的自爆分割线-----------------------------

这部八线小城姑娘的都市奋斗史,类似背景的我们或多或少能在她身上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但我们又不是她。

说回我自己。

没能参与千禧年狂欢的我后来终于如愿以偿去了上海读书,像放出山的猴子,流连忘返。虽然各种挑战,各种辛苦,各种狗血,但从来没有后悔过。年轻的时候抱着对大城市五光十色的生活憧憬而去,现在觉得,这么多年远离家乡在外面逐渐养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价值观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今天让我换到任何地方重新开始也都不会害怕。

老实说,自己也曾经在恋爱关系中,因为对方对未来的期待和自己不同而提出了分手。但和绫不同的是,现在的我就算在路上看到那个曾经的“直树”,也还是会觉得他有适合他的幸福,我有适合我的。

且不说我这种人道德感太强不屑于做小三,我这种胆小谨慎的性格去做小三应该会担惊受怕得每晚睡不着觉吧。

我也不会为了“要赶在某个年龄之前结婚”的执念而找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关键还是要长得好看好吗!!!)因为我知道自己一定会后悔。现在已经过了那个很用力的阶段,一切随缘就好。

很多人抨击绫的物质和功利,但扪心自问,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对更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物质的欲望这两者本来界限有那么分明么?真的那么清心寡欲,要么出家,要么去山野里寻找诗和远方了。八线小城出道,还愿意待在大城市里,苦苦挣扎也好,意气风发也好,本质上也许都是一样的。

谁也不要假装自己比谁更高尚。

正视自己的欲望,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最后回头看经历的一切,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对别人没有亏欠,就是最大的功德了。

你们讨厌的女人,让我感到心疼;

别人家的故事,让我学会过好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京女子图鉴|你们讨厌的女人,却让我心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rao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