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芙阳阳
1.
我们小的时候,总会听见这样的话:
“听妈妈的没错,这个东西碰不得。”
“听爸爸话,这个东西不好吃,吃不得。”
……
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要听话”。
他们清楚地告诉你,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不好吃;
什么东西好玩儿,什么东西不好玩儿;
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我们听他们的话,把他们说“不好吃”的东西,拒之千里;
把他们说“不能做”的事情,列入黑名单;
我们听着他们的“经验”,慢慢地活成了他们的样子。通过他们的传播的思想,沿袭他们做事的套路。
然后,慢慢地发现,自己的生活,到处都是别人的影子。
2.
一次,与母亲逛超市。货架上的水果琳琅满目。
她指着榴莲问我,要不要吃这个?
我脱口而出,不好吃,太臭了。
母亲笑了,问我,你吃过?
我想了想,我确实是没吃过……
如实对答后,却遭到了母亲的嘲笑。她问,那你怎么知道不好吃?
我再次不假思索地说,他们说……
话还没说完,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
“他们”是谁?
为什么我会直接说出“他们说……”?我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他们”到底是谁。
母亲笑笑,对我说,没吃过的东西,你总是要吃了,才能说出它好不好吃。没经历过的事情,怎么有发言权呢?
生活中,我们总是被太多来自于“他们”的信息,影响判断。
“他们”可能是偶然看到的一篇文章、朋友圈里发的消息、影视剧里面的台词、也可能是身边的人。
例如,文章《论喇叭裤到底有多丑》,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对喇叭裤的坏印象,下次去试衣服的时候,没穿过喇叭裤的姑娘,也会避开喇叭裤;
朋友圈“臭豆腐太臭了!真是难吃!”,就会让没吃过臭豆腐的人,对其反感;
电视剧里说找男朋友要找经济适用男,并且说得头头是道。我们也会不自觉得就对经济适用男产生好感。
这些信息,带着它们的个人主义色彩,慢慢地渗透到我们的认知之中,并且影响着我们的选择。
在我们还未察觉,便深入到我们的头脑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判断。
我们被这些观点无形地影响着,却不自知。
然而,他人的价值观,只是他人对事物的评价,并不能代表我们的感受。而我们想要了解,只能自己去尝试,才会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与否。
我们常常忘记,生活中的事物,都是要自己亲自尝试,才有评价它的权利。
3.
同学的姐姐毕了业,在银行找了一个稳定的工作,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
一次偶然的小聚,在一起吃饭。她抱怨工作枯燥,她说,这样的日子一眼就能望到头。十年八年都不会有什么变化。
说话的时候,她的眼睛里了无生气。
我说,那就辞职做些别的工作啊。她是这样回答的,“爸妈说,工作要选择稳定的。”
我问,那你喜欢这个工作吗?
她答,不喜欢。
我问,那为什么不试试别的工作呢?她答,“爸妈说稳定的工作适合我。”
可是生活是自己的啊!不是吗?
别的工作你都没尝试过,为什么就否定自己不行呢?
长辈确实是抱着对我们好的心态,希望我们在生活上可以一帆风顺,把他们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并且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该怎么样做选择,怎么样去生活。
但是,时代总是在变化。一些旧的思想终将被迭代。每个人的思想都需要反复更新,才跟得上快步发展的时代。
对于“他们说……”,听听就好。最后关头,还是要自己做决定。
我们每个人都有对自己负责的能力,也有做出选择的权利。而那些“他们说……”,只是一些小小的意见,最终要怎么做,决定权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每个人都按照别人说的来生活,人生就变成了一种复制品。也不会有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4.
我的一个朋友,在我们没有认识之前,我对她的印象并不好。以至于我们第一次认识,心中就对她有成见。
后来仔细想想,我还真是犯了个大错误。
那句流行了好多年的话说得好,“如果你不傻,就别从别人的嘴里认识我。”
我已经忘记了是哪些人对我说过她的不好,我只记得,那些人与我的那个朋友也不熟。但是他们却能把一个人评价得一无是处。
我们都容易犯相同的错误,通过别人的评价,就对一个本不熟识的人产生了一些看法。这样可能让我们失去一个朋友。
后来我们认识,相处之后,发现她是一个很好的人。
我暗自庆幸,没有因此失去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
因为“他们说……”,我们从别人那里听说了关于他人的评价,虽然我们可能认为自己没放在心上,但其实,我们的内心不自觉地就对一个人产生了刻板印象,然后把这种印象传给更多的人。
但我们却忘记去查证这个印象是否属实。也忘记了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认识他。
这样我们不但被别人影响了对事物的客观判断,还不自觉地被别人的思想操控着。
结果就是,我们失去了自主的思想,还可能失去了更多选择朋友的机会。
早日认清被别人“摆布”的生活,勇于体验,做出自己的选择,才是王道。
5.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在画画之前,是一名普通的银行职员。妻子一枚,孩子一双。过的也是寻常人家的日子。他平庸无奇,过着这个年纪,大多数人所认同的生活。
生活无悲无喜,波澜不惊。
而当他弄清楚自己的梦想时,他选择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
那时,妻子的家里人,都对他不满,认为这不是一个拥有完整家庭的中年男子应该做的事情。
就算别人都对他说,这样做是不对的。
但是他没有受到别人价值观的影响。而是勇于做出自己的选择。尝试着去画画,去做自己想做的,就算与大多数人的观念相背离。
他还是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妻子和孩子。用尽一切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大家都告诉他要选择六便士,可是他却选择了月亮。
这个时候,管什么“他们说……”呢?就是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直至后来,他在岛上所做画作,虽未流传,也是他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选择了,努力了,尽兴了。
人生如此,了无遗憾。
若他也听“别人说……”,那么多优秀的画作,也不会产生,更不会流传。他的人生,也不会这样的缤纷多彩。
世界艺术史上,也会损失一名优秀的画家。
6.
好在最后,我发现榴莲真的很好吃,并没有因为“他们说……”而失去结识一个人的机会。
而同学的表姐,设计事业也走上正轨。
一代画家保罗·高更,更是用颜料恣意挥洒了他的一生。
……
人生由一次次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大到婚姻配偶,工作变动,小到衣食住行,吃穿用度。
我们总要亲自考量,做出尝试才知道,到底这个人适不适合我?到底这个东西好不好吃?到底他是否值得结交。
在“他们说……”的影响下,我们错过了太多尝试的机会,也错过了太多人间的美好与不美好。
想要爱一个人,那就去爱,就算受了伤,也是一种只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
想要尝试自己喜欢的工作,那就去尝试,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呢?
想要了解一个人,那就去认识,不认识你怎么知道他会不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呢?
如果你是像我这样的吃货,别忙着否定一种食物。他们说不好吃,可能你就喜欢吃呢。
总由别人控制自己的选择,生活将会是多么无趣。
下次再想要脱口而出,“他们说……”
要记得反驳自己,“他们说……关我什么事!我就是要尝试!”
我想,如果高更在的话,一定会说,“去他妈的他们说!这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