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起你荒诞不经的念想与不切实际的梦,它纵然像闪耀着等同于85000个太阳亮度的猎户座β星一样神秘而迷人,可你即便变成铪也依然靠近不了它。总之抬头就能看见夜空澈蓝晃晃的光,那便当做信仰就是,足履实地。借尼采一言以蔽之,深自缄默,如云漂泊。
2019.1.8
(定位精准。犯其至难,图其至远!梦里的宇宙不再会有澈蓝晃晃的参宿七)
2.
这是一场奔赴理想城的马拉松,你我都是匆匆过客。我们每跑一程路就会散了一批人,同时也会遇上新的一批人。但庆幸的是,我还能遇上几个能燃我,能促我的朋友。也许我们不能一起走到终点,也许我们都会在下一程挥别后因遇上新朋友而渐渐忘了彼此,但我还是会荣幸万分。如果下一刻,我加快速度,甩下一批人,又与新的一批人同行,我还会记住,记住那些曾与我同行过的每一位朋友。不管能不能在下一程重逢,我都很庆幸能与你们相遇。
2018.10.26
3.
与思想层次高的人交谈真的会让自己想通很多事,你会发现你的内心深处被照亮,会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你会在这类人的指引下进行反思与省悟,渐渐找回那个迷失的自我,把曾被自己隐藏的、忽视的特性都找回来。收到的知识干货真的是次要的,能得到思想层面的提升反而更重要(授渔哲学)。年轻的我们大多数都阅历尚浅,三观与格局还在形成中期,如果我们能在这期间遇上陪我们一起成长的良师益友二三,我们会少经历许多迷茫期。
2018.10.26
4.
我在想,我们大概只有在自己匮乏到只剩“唯一”与“零”,没有“退而求其次”存在的时候才会对眼前的人与物多些珍惜,少些辜负吧!无论是对人、对事还是对青春与梦想都是如此,我们的在意程度往往受“退而求其次”因素的影响。
2018.10.22
5.
可惜你不是摩尔曼斯克,我也不是北大西洋暖流。你是安分的寒流,我是安分的暖流,我们都太过安分,所以不会形成海雾。你看,岛屿与海岸附近依旧清晰,清晰到可以看见大海温柔的拥抱。
2018.10.20
6.
我呢,就是越长大越爱计较。我以前是那种一味对自己身边的人好,不会去计较得失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因为我而开心我会更加开心的。可是现在呢,我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给身边的人都安上进度条,会时不时地回头看看,一旦我发现我的哪门心思扑了空,即便再怎么难割舍,我也会及时切断联系,把不温不火与忽冷忽热都浇得一干二净。我最该感谢自己,最该对自己好才对,毕竟只有我自己能一直陪着自己,伴过那蜿蜒绵长的一生啊!
2018.10.14
7.
以前常听说:同样的生物,在经历宇宙洪荒后,还是能保存在同一个地质层。 所以,我现在不需要太刻意去与谁靠拢。再说了,磁场相吸,波长相近的人自然而然会靠拢,哪里需要太过刻意的经营?而且同纬度的地方海拔越高,植物越稀少,但植物利用价值会越高,所以不见得周边环绕的植物少是件多么值得沮丧的事。我也有社交磁铁啊,只是后来我不太想花时间经营,所以都纷纷疏远了(而且现在没太多心思与精力能投放在上面,以后再说吧)
2018.9.6
8.
我以为我不惧怕孤独,甚至以为自己很享受独处的时光,我还把它命名为“增值期”。可是当我一个人漫步在人声鼎沸的市井,看着一堆人熙攘着与我无关的热闹时,大街上好像分成了两拨人——人群和我……这时候我特落寞,原来我真的不够成熟,也真的很害怕一个人散步。
2018.8.30
9.
我的平和、礼貌、大度、有素质是针对同类的,我向来以礼貌回应礼貌。对待素质差,道德修养在流浪的人,我也向来不吝惜我的厌恶与反感。我不太会藏我的真实感受。如果我喜欢你,那我的话语与表情都会夹杂“我喜欢你”,你也会很容易就看出我脸上藏不住的欣喜。反之,亦然。可能是我直肠子一根筋吧,我对人的喜欢与厌恶往往表现得太明显了。
2018.8.30
(佩服那些内心凌迟某些人一万遍,表面对某些人笑脸相迎且毕恭毕敬的人。这些人都是老油条了啊,这么会藏,我这个没趟过什么水的新人小白甚是不及。可能每个人的原则跟底线不一样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阐述。总之,我觉得黑白分明、爱憎有度就好。我不会吃饱了撑的去迎合我讨厌的人,也不忍心伤害我喜欢的人。对讨厌的人能多差就有多差,对喜欢的人能多好就有多好,毕竟藏情绪藏感情太累了!)
10.
别太信星座、命理、风水、玄学……这些都是大概率下的泛泛整合,每个人都能有特性与之相对应。人生起落不定,前路种种可能,但我们应该活在当下,把握眼下能把握的事与物。现下又不是原始农耕时代,我们得信人定胜天!
2018.8.28
11.
自我救赎比等待戈多重要。
2018.8.27
12.
利用登门槛效应优化自我调控系统,培养核心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行远自迩,登高自卑。
2018.8.18
每天的精力与记忆力高峰期用来培养核心竞争力,其余时间充电(与专业领域相关的所需知识储备、兴趣爱好)列好To-do list!静心,勿躁。
13.
1)一个人也能挑起事端,不要总强调“一个巴掌拍不响”。
2)“感谢坏人,他们教会我们成长”?教会我们成长的是我们自己的坚强与反思,坏人给我们带来的不是伤痛就是阴影。
3)某人平时幺蛾子不断也好,但在这件事上确实做到位了,打分是针对这次打分而不是对上次,上上次。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4.“我们之前是这样的啊,我们都这样”?借鲁迅一言以蔽之“从来如此,便对吗”再者,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坚信合乎逻辑的判断就好,为什么非得遵循多数人的习惯与意愿。
2018.7.14
14.
可能你身边会有平常人无法理解的人吧,谜一样的脑回路,画风清奇。可能是思考的点无法与平常人所谓的"通常论"相似,所以理解不了自然也无法认可。但其实,有的思维链接用普通脑容量的脑子点开即可获取,但有的思维链接则需要用plus版的脑子点击获取。常人眼中的怪人指不准是隐藏的席德斯呢!
2018.7.10
当然啦,自言自语出言不逊,差劲却又自命不凡且肢体动作怪异的深井冰除外。有暴力倾向以及各种癖的大变态除外,这可不是隐藏的席得斯,这是隐藏的卡里古拉(我主要是指心智健全但某些处世习惯与思维模式异于常人的某些人)
15.
同一片海域生活着不同种类的鱼,它们的忧伤与欢愉皆不相通。可能会极力试着了解与靠近,但最终依旧未破隔阂——差异性。许是来自个性、经历、思想、习惯、信仰,许是受相遇场合与第一次定型的刻板认知印象影响……总之,无法融入,各种不合,怎么包容依旧无法消除隔阂。你认为你对,你用你认为对的方式行事,可我一不小心就能挑出一堆毛病……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没错,我没错,但不合适依旧试着靠近就错了。
如果可以,点头之交就点头之交吧!不想深入了解,不想解释太多,把彼此的空间留足就好。不深交,不强融。别为了融入哪个群体而刻意改变自己,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希望你会碰到合适的群体:ta们,会接纳你。
2018.1.24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