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珍回到寝室,就忙找以前写好的《三月》。
这是一本她自己写的剧本,剧本创作风格是采用了莎士比亚的手法。对此,海珍是十分有自信的。
她仔细地把这本《三月》看了一遍,多处做了些微小的修改。经过多数的反复思考才放心,算是满意了。就这样忙了一个晚上,直到半夜才睡。
]第二天,海珍把整理好的剧本《三月》送往教授处。
教授开心地说:“这么快就送来了,我可要好好的看看。”
教授对文学颇有研究,多次获得文学之类的奖项,多数学生对尊敬的很。能得到教授的亲自指点,该是海珍的荣幸,更是提升文学功底的机会。
海珍谦虚地说:“剧本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教授指点迷津啊。”
教授点点头,对她说:“昨天你所说的话不错,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海珍微笑地说:“我只是随意的说说。”教授的笑容很浅,似笑非笑。
海珍跟教授说再见后,急匆匆地回了寝室。
青青在寝室等待海珍的归来,这时候自然有些急了,心想:“怎么还没有回来呢?”转念又想:“可能正在与教授讨论问题呢?”门外咚咚声,青青靠近开门。
海珍气喘兮兮地进来,笑着说:“一切顺利,教授说‘会给我一些建议’。”
青青说:“那么你的作家梦就离现实不远了。”两人相识而笑。
海珍心中不免浮现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以后的路将会更长啊!”忽又想:“以后我得更加努力了。”不错,作家的路并不是非常容易走成功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只有勇气一直坚持不懈地往前走,待到一定时日一定可以功成名就的。
“走,去上课了。”青青忽然记起。
海珍“嗯”地一声,瞧里面看了看,没有看到什么,疑问地说:“邱桂芳和胡丽思呢?”
青青泄气地说:“哎,我们终究不是一路人。等你等了一半,定是烦了,就走了。”
海珍不生气地说:“人家也有她们的意见嘛,等我们并不是她们本来该做的。”
海珍觉得她们不够意思,不就是等待一下嘛!有那么的厌烦吗?还好有青青在身边,心里不免泛起久违的温馨,暖暖的有甜蜜的味道。
课堂上,海珍认真的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待到课后则再次的复习,修改笔记,写下亲身感悟。
晚饭后,海珍邀上青青说去图书馆。青青欣然的前往,路上来往的学生多的就像蚂蚁搬家似的。
海珍对学校之内的没有多大的感情,倒钟情于图书馆。对于图书馆,海珍有说不出来的感受,说喜欢那便是爱不释手。有事没事,海珍都愿意前来,跟青青来的次数最多了。有时倒是自己一个人来,一个人来享受在图书馆里内书籍的熏陶。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处世的技巧,专业的提升,职业的道德及礼仪。每每读之,真是倍感亲切,定是有数不尽的感悟。
海珍来图书馆常拜读的是小说,像巴金、老舍、郁达夫、朱自清的作品百读不厌,她至少读了两三遍。每次读完会有不同的新的感悟,不仅是对于写作方法方面还是对于整体的结构方面上。
青青在靠近转书架坐下,海珍挑了本“屠格涅夫”的作品,细细的品味。若读到共鸣之处便情不自禁地自鼓励,偶尔也会来点哲理性的东西。
海珍对此喜欢的不得了,其中书中的各方面的总结总是引起她的共鸣,感悟。海珍对于当个作家的欲望则越来越深,每每读了小说,心中的念想便一发不可收拾。遇事忘事,思维不能够完全的集中,脑海里全是些小说世界里的故事。至此之后,海珍便开始了多年都未敢去做的事情——创作,写出一些经典的作品来。《三月》便是在这种环境之下写的,当初看了莎士比亚的文章后,心里的那佩服劲久久不能消失,想写小说的念想在脑海里总是浮现,赶也赶不走。她对于小说的创作有种独特的理解,——小说来源生活,最终将回归生活。生活中的情景在小说中是可以体现的,然而小说中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可能有一天能够思实现的。主要是要对生活充满自信,对奇迹一定会发生的信任。
海珍抬头翻看青青手上的书,看她在看什么书。
“你怎么看这种书呢?”海珍不明白她为什么会看这种书籍。
她笑着说:“你不懂啊。”
“我不懂。”海珍心里想道,“难道你懂吗?”海珍放下手中的小说,“你看吧,我去寻找一下有什么好看的书。”
青青点点头说:“好啊!”来图书馆看书的同学不是好多,特别是“文学阅览室”,更是少数,来这里的同学多数是为了多了解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让专业方面的能力 比之其他同学更是强。但海珍常来这里是为了看小说,就连青青都说:“小心掉进小说的陷阱里面,无法自拔。”每次说这都没用,说:“我们学的是中文系,不多看小说怎么提高文学修养呢?”
青青说不过她,撇嘴道:“那你就好好的看吧,看你怎么样来提高文学修养性。不要到时候文学性没有提高,倒陷入了困境了拉你也拉不出来。”青青说这话完全是为了海珍,因为她知道小说的世界曾害了多少青少年的未来。就是因为在小说世界里面待久了,回到现实生活当中来反而形成了反差,对许多事实完全不能接受,甚至开始讨厌生命了。
海珍从“小说阅览室”出来,一直向前走去,到“经济阅览室”。这个房间比“小说阅览室”大的多了,不管是整体上的结构,还是从藏书量方面来看都比刚才的那个强多了。
里面的书籍真是琳琅满目,看都看不过来。走到一个位置总忍不住停下来,伸手拿本书出来翻看,即使不是喜欢的类型。东看一下西看一下,翻了这本又着急接着继续翻看下一本。在别人看来,“这是多么认真的孩子啊!”实属不知道,此时这种行为是完全是浮躁的状态,看书是不能集中精神,这不叫看书得说是“浪费时间”。
此室主要是关于经济方面的书籍,兜了一圈下来,海珍总结了一下:想要当老板的就得看方面的书籍。她明白此中的道理并不是绝对的,世界是没有绝对的东西。
她挑了一本关于管理方面的书籍,想当老板也是需要这类方面的书籍。世界上的一半经理人都是MBA毕业的,可想而知若是懂得管理方面的知识是确实必要的。对此,海珍极其的想知道其中到底是讲了些什么样的管理知识。她似乎明白,管理企业实际上是在管理人,对人管理好了才能顺其自然把企业管理好。每个企业的成长都是需要时间的,时间会证明它存在得有理由。世界上每时每刻都会有公司不幸运的时候,面临倒闭。然而倒闭的这些公司定是失败的,不管它是否曾经是世界知名企业,但是今天却到了末日,曾经的辉煌根本不算一回事,并不能挽回这个局面。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千种,但归根结底总是背离不了关于管理方面出了问题。若是经营不善,倒闭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一个成功的企业老板是不容易的,成长路上总是面临挑战,每时每刻总是有些担忧——哪一天若是出了资金问题该怎么办呢?
这间图书室很安静,海珍正聚精会神的阅读,丝毫不知有人在朝她走来。那人靠近她,礼貌地说:“海珍,是你吗?”听到有人叫她,她先是愣了一愣,回头朝那人看去,惊讶地说:“是你啊,真巧在这里遇见你。”忙从座位站起,笑容挂满脸上。
“是啊,真巧。”那人说:“看什么书呢?”
“管理方面的书。”海珍回答道。
“哦。”
“你看什么类型的书呢?”海珍见她回答倒是简单,只好先来一个提问。
“我随意看看。”她回答道。
随后,她去藏书架取了本书,是关于“销售方面的书籍。她坐在海珍的对面,也乐在其中的看起来。两人都是在静静的读着。
她中途换了好几本书,海珍倒是没有意见,因为这是她的事情,别人没有权利去干涉的。海珍倒是一本书看到现在,一共读了七十多页,她还打算一直继续读下去直到尾页为止。这时她挑本书回来,海珍笑看她一眼,想说些话倒是好似舍不得说似得。但她没有注意,一头埋于看新挑来的书。
海珍想说的是:“最近可过的好吗?”这话没有说出口,海珍回到书中,尽情地享受书中的乐趣,领悟书中的理论及道理。
见海珍还没有回来,青青就有些着急了,心想:“海珍怎么去了这么久呢?她在干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青青决定亲自走一趟为好,反正这个地方的其它地方不常去,正好借这个机会。
青青寻到另一个阅览室,来到众座位一看,没有瞧见海珍的踪影。只好往回走罢了,于是只好到另一个房间去了。发现另个房间空空如也,没有一个人影。
这时青青只剩“经济阅览室”没有去找了,想到就得马上做到,于是疾步匆匆地前往。
青青仔细地一看,阅览室里就有两个人,于是想打退堂鼓。她忽然记起海珍穿的衣服的颜色,所以怀疑坐在那的定是海珍,但她不知道坐在她旁边的那位是谁?不管怎么样,青青是决定来寻找海珍的。
青青在背后叫她一声:“海珍,你怎么在这?”在座的两位同时回望,海珍一眼瞧出是青青,“你怎么来了?”
“我见你这么久了还没有回来,所以就来找你了。”青青说出心里话。
海珍想起旁边坐的那位女孩,就一心想给她俩做个介绍,“我的朋友,倪安珍。”
青青微笑地说:“你好,我是她的同学叫童青青。”一时之间两人相视而笑,好像有许多说不完的话。
三人聊了一些话,就说得回寝室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