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出了顾随先生的一个集子叫《诗书生活》,看到先生在《深厚、伟大情感的形成》一文对庄子“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进行阐发时说“情感之所以深厚而伟大,也在于它‘积’得‘厚’。”换句话说,即成大事必须有深情;又于《笼罩在悲哀的阴影中——说稼轩词<破阵子>》见此例颇有意思,都说释家讲求五蕴皆空,但大德高僧孰不用情至深,否则也成不了佛。
这让我想起了王阳明令高僧还俗的事:
王阳明在通天岩讲学期间,听说广福禅寺有一僧人坐禅闭关三年,终日闭目靜坐,一发一语,不视一物,王阳明于是前往探访。
王阳明以禅语说:“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睜睜看什么”?
坐禅僧人听了后,惊起作礼,对王阳明说:“小僧不言不视已经三年了。檀越却说口巴巴说什么,眼睜睜看什么,这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说:“你是那里人,离家多少年了” ?
僧人回答:“我是广东人,离家十多年了”。
王阳明说:“你家中亲族还有何人”?
僧人回答:“只有一个老母亲。不知道是死是活”。
王阳明说:“会不会想念老母亲”?
僧人回答:“不能不想念”。
王阳明说:“你既不能不想念,虽然终日不言,心中已经在说;跃然终日不视,心中已经在看”。
僧人猛然省悟,合掌说“檀越妙论更望开示明白”。

王阳明说:“父母天性,岂能断灭。你不能不起念,便是真性发现。虽然终日呆坐、徒乱心曲。俗话说:爹娘便是灵山佛。不敬爹娘,敬什么人?信什么佛”?
王阳明说罢,僧人不由大哭说:“檀越説得极是。小僧明早便归家看望老母亲”。
第二天,王阳明再往探访静坐三年的僧人,其他僧徒告诉王阳明,那个僧人已于午夜时分就挑着行李回乡了。
王阳明于是对他的弟子说:“人性本善,在这个僧人身上就可以得到检验。”于是,王阳明更加潜心心学之奥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