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处于一个不断的变迁与轮回当中。无论你愿意或者说是不情愿,人生过程中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在不断的走向轮回的怪圈。其实如果说轮回是人生的怪圈,还不如说是人生过程中的必然归宿。从而也不必大惊小怪,坐等自己轮回的到来就是了。不必回避,不用回避,也无力回避,也不要悲伤和感觉到凄凉和无奈,人生就是在轮回过程中的你追我赶,朝升夕下,在不断的轮流坐庄中去完成的。
今天就先从儿童与老人之间的轮回与移位说起。儿童与老人之间的移位,说的不是年龄的移位,而多半讲的是牲格上的移位。当然,作为儿童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可爱,单纯,活泼,好动,有时候还多少有点自拗和哭闹。这个需要父母们用慈爱之心去引导,以循序善诱的耐心去关怀,最后使之健康成长,造就成为可用之才。而儿童最后移位于老人,它是一个漫长的岁月流逝过程。
儿童性格的单纯是可爱的,儿童的哭闹是天真的,儿童的无理取闹是父母们可以接受的。而经过了漫长岁月的各个人生阶段的洗礼,最终由一个天真烂漫无邪的儿童,变成为了一个思维迟钝,步履蹒跚,口齿不清,两鬓斑白的老人,而且当人老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老也就逐渐向愚,向傻,向无理取闹去过度。也正是因为如此,用于对儿童性格的描述和用于对老人性格变化的描述的词语,也就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于儿童性格描述的用词是可爱的,是欣喜的,是从欣赏的角度志理解和接受的。而用来描述老人性格的词语又往往是凄凉的,是无奈的,也是哀伤的语气去表达的。尽管老人的性格说起来与儿童的性格似乎有些相近,然而两个性格之间的最大不同却在于,儿童时候的所作所为,都会引来父母的关爱和欣赏,而老人性格儿童化的变化,往往会被儿女们定性为老年痴呆症而已。这就是希望与落寂之区别所在。
儿童可以到活到老年,而老年却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归到儿童。尽管有许多人梦想着有一个会返老还童,等到最后的结果,还是老年痴呆。
关爱儿童,父母可以拿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耐心与慈爱,同时也真希望儿女们能拿出百分之二十的耐心与热情去关怀一下已经老年痴呆了的老人,这个世界也就足够温暖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