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林青霞是人生赢家,上得了舞台(演戏),又能居于幕后(写作),不管是以何种形式将作品在公众的视线,她都是极为受人喜爱与敬重的。
图片来自网络上次看了她的《林青霞六十述平生:云来云去》,看完后的感受,正如作者印度大师克里希那穆提(J.Krishnamurti)说的:“读书就等于是智慧之旅,在读的过程中不要问为什么,也不要急着找答案,就是一路体会一路往下读。”读罢,未能尽兴,我想我们的缘分不止于云来云去这本书,因此特意找出她的第一本出版书籍拜读,也就是我今天想要好好讲讲的书籍——《窗里窗外》。
《窗里窗外》不是一本长篇巨著,不是丰富的豪华大餐。它像是喝下午茶,在靠窗的雅座上,一本书,一杯茶,一点可口的小点心,你可以坐在“窗里”读它,偶尔抬头看看“窗外”的风景。你也可以坐在街边的小咖啡座上,叫一杯香醇的咖啡,悠闲地读它。不时看看身边的人群,如何生活在“窗外”,心系着“窗里”。图片来自网络
无论是“窗里”或“窗外”,人们都想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活,有的人真的就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如书中的徐克,电影卖座,夫妻和睦,做自己想做的电影,事业有成;也有人过得一厢情愿,如那个穿黑色貂皮大衣的男人,喜爱电影事业,跨行业养梦想,最终也没能成功,甚至在台湾中了风,在医院里连医药费都成问题。
“窗里”或“窗外”的差别不在于一扇窗户,不管是“窗里”或“窗外”,有时也活的如意,有时也过得不好,任再坚强的人也曾经历风霜,任再苦难的人也曾沐浴阳光,倒霉的时候也曾抱怨,开心的时候也曾觉得幸运。
图片来自网络随着经历的越来越多,内心越来越丰富,就越能看淡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越容易满足和快乐。当内心越来越饱满的时候,她们的眼中反而没有那么多物质的东西,她们更喜欢具有张扬生命力、朝气蓬勃的东西,很小的事物就能让她们感动,让她们伏首桌案去写一篇文章,哪怕一棵草,一株花足矣。
她们的生命层次就在内心的饱满度中逐渐升华,颇有点仙风道骨的味道。这时候她们写的文章柔软而温暖,松弛而自然,让我们看的人很容易勾起心底那抹温柔的往事,陷入到自己那独有的回忆中,可能是又温暖,又悔恨,又遗憾,又开心的五味成杂,以致我们又哭又笑像个傻瓜。
图片来自网络原来,
返璞归真的友善,不是软弱,而是强大。
返璞归真的朴素,不是缺乏,而是丰富。
现在的我,一片贫瘠,没有半丝青霞的丰富、从容及风度,干瘪的就像三体中脱水储存的纸人,期待着恒纪元到来,让我可以无惧的恢复,饱满的看云卷云舒,赤霞满空。
图片来自网络同时我也很期待自己将来的会变成何种模样,会不会如青霞这般沉静如水,阅历丰富,精彩纷呈?那一天还没到来之前,我又将肆意的生活,享受我这个年纪独有的任性和张力。
倒霉的时候蒙头大睡,开心的时候又活力四射,总觉得这样也挺好,不想过多的去改变这些特质,沉淀这件事情,慢慢来吧!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