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茶客,见到我在喝茶,会很惊讶地说:
「现在年轻人像你这样喜欢喝茶的不多咯?」
这当然是一种偏见,就我所知,喝茶年轻人或说愿意喝茶的年轻人实在是不少的。
我曾对20-35岁的年轻人做过一个小规模的问卷调查,结果得知,有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是常常喝茶的,超过九成的年轻人是不排斥茶的。
年轻人并不是不爱喝茶,只是不爱在喝茶的时候强行装逼。
为什么喝茶可以强装有文化呢?这要从唐宋说起。
唐朝的时候,出了一个一辈子只研究茶的人,他叫陆羽,我们现在尊称他为茶圣,他花费二十余年,写就《茶经》一书,是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
若真说「茶文化」其事,陆羽之前都是零零散散是碎片,至他伊始,茶文化才真正流行开来。
陆羽在《茶经》中将饮茶这件形而下的生活日常上升到极致讲究、极其雅致、极度专业的程度,连茶具都要二十四种器具构成一套的。
自此以后,饮茶开始逐步脱离了单纯解渴的状态,渐而成为上流社会的风雅之物。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想学事春茶。」
如果陆羽现在是带货主播,那他在卖茶的领域大概要强过李佳琦、薇娅等等大主播。
到了宋代,饮茶风气更盛,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
时任宰相王安石的《议茶法》说:「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宋代的饮茶风俗走向两极,一是民间的普及化、简易化,一是宫廷的奢侈化、精致化。而夹在民间于宫廷中间的文人,则是崇尚风雅和自然。
唐代时文人、隐士、僧人领导茶文化的时代,到了宋代,则是各领风骚,文人保持着独有的率真且与自然相为契合。
所以,「茶文化」自有其传统在的,陆羽、颜真卿、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宋徽宗、唐寅、文征明等文人、艺术家均是「茶文化」的拥护者。
其实,我们都明白,有文化的是文人、艺术家们,与茶是半毛钱关系没有。茶,再怎么神奇,也只是一片有味道的叶子,与「文化」是实在扯不上关系的。
只是恰好,古代文人们选择了「茶」作为「文化」的载体,这就跟苏轼讲「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一样,他是将「竹」作为高雅的精神寄托,而非「竹」本身就高雅了。
除了「文人茶」之外,饮茶文化还有很重要一条线,那就是「喝茶」,拿一个大搪瓷杯,里面泡上半杯茶叶,又苦又涩的茶,咕咚咕咚地往胃里灌。的确谈不上什么雅致,但不得不说,很爽!
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一定是融于人们的生活中的,但我们将一种「文化」从生活中剥离出来,并冠以「传统文化」之名高高供起的时候,它大概离消亡就不太远了。
选择以「茶」来强装文化人,实在是因为它的门槛太低了,只要有嘴能喝,有口能说就行。
比如有一段时间抖音里很火的这段:
「茶叶是个好东西,吸天地精华,占尽五行八卦,金木水火土,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最后铁锅炒开水泡才出来它的香气。」
你就说,如果在茶桌上说上这么一句,够不够装逼?门槛低不低?其实仔细琢磨一下,你会发现,把「茶叶」两个字,换成「大白菜」,基本上也没多少毛病的。
其实,「茶道」、「禅茶一味」之类的,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其实就我而言,我是认可这些东西的,只是被茶商们营销坏了。事实上,所谓「茶道」、「禅茶一味」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群体罢了,以后也是可以聊一聊的。
而对于大多数喝茶的人,茶叶只是一种饮料罢了,只是生活中的调味剂。
我们对茶的要求,无非是好喝、适口、性价比高、无毒无害无农残,我们厌恶“茶道”、“禅意”的捆绑销售,似乎在茶水中尝不出「文化」的滋味就不配泡茶、喝茶似的。
至于「茶文化」需不需要传承,套用「江湖」的一句话:
「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有喝茶的人就有茶文化。」
网友评论